回到住处,严欢顾不上休憩,便前往武昌各处打听当年捕快的下落。
他穿梭于武昌城的大街小巷,向那些年长的居民问询,又是递铜钱,又是说好话。然而,岁月悠悠,许多当年的人和事都已被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想要寻到一个早已离职多年的捕快,谈何容易。
一个偶然的契机,他听闻城中有一位老捕快,已退隐多年,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曾参与邓家灭门案的查访。
于是,严欢依照打听到的地址,脚步匆匆地赶去。
那是一条狭窄而幽静的小巷,两侧的墙壁爬满了青苔,青苔上还挂着清晨残留的露珠,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透着岁月的沧桑。巷子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衬出小巷的寂静。巷子尽头,便是老捕快的居所。
严欢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抬手敲响了门。
“吱呀” 一声,门缓缓打开,一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人出现在眼前。他眼皮都没抬一下,冷冷地瞥了严欢一眼,那眼神仿佛严欢是个无关紧要的路人,透着彻骨的冷漠,随后便上下打量着他,似在揣测他的来意。
“老人家,您可是当年参与庆丰钱庄邓家灭门案查访的捕快?” 严欢急切地问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带着一丝期待,仿若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你是?问这作甚?” 老人的声音沙哑,像是被砂纸磨过,脸上毫无表情,眼神里只有警惕,作势便要关门,动作干脆又冷漠,没有一丝犹豫。
严欢赶忙用手撑住门,赔着笑:“老人家,我真有急事,这事儿对我特别要紧。”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递到老人面前,钱袋开口处露出几枚闪闪发光的碎银子,“只要您肯告诉我当年的事,这些钱都是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