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二桥算是彻底完工,这个时候即便论功行赏也还不兴大吃大喝,对于这些工程师,技术员,工人们的嘉奖便是一个个红包,从最高200到最低50,人人有份,杨建平处理。
其他人步行走个来回 ,走新桥,行大运。
一个来回走完,顾立夏对不少人对号入座,陆长征介绍的也随意,名字,什么职位,作出了什么成绩。
顾立夏对这些不感兴趣,对江城的财政资金感兴趣,一路上都在和崔泽讨论未来的农机厂,按顾立夏对自己原本世界和其他小世界的了解,农业发展的路是一定要走的。
农业机械化也是迫切需要的,未来分产到户以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小型机械设施设备完成一系列种植任务是第一步,还有除草,施肥,收获,晾晒,磨面这最后一步步。
讨论到最后,崔泽开口了,“立夏,我爸是被过继出去才凭着我爷爷的本事进城的,我爸的亲爹亲妈走的早,亲哥亲嫂子们也一样,今年我爸的大侄子二侄子他们找过来家里了,说是想让我帮忙照顾一下他家几个孩子。”
“我问过了,十七八九岁的年纪,小学毕业,都刚刚结婚,各厂的工人只多不少,我也不好安排他们,原本的打算是再有新厂子安排进去做苦力,我打算调整一下人员结构,把他们都安排进去,18岁以上的一共14个,1个女孩。”
顾立夏一听就懂了,老人念旧,“全安排进去房子怎么解决,住你家?我建议你先安排已婚的,前提是他们能拿出买房子的钱,剩下未婚的,学习好的送学校去,有辛苦的一年读完初中,一年读完高中,熬两年以后就有补贴了。”
“你一次性安排这么多人,哪怕分开安排,别的人不说,就革委会这些人就都不满意,我们开集体大会怎么说的,安排血亲,板上钉钉。”
“安排其他人,一个工作以1500算,10个就,你收到了没有,拿钱办事是传统,你吃肉,底下的人得喝口热汤吧,你欠他们什么了?就喊你一声老弟,小叔,值得你这么折腾吗?”
“这么安排我一家安排一个,最多安排四个,安排了男人,孩子和媳妇的户口还在村里,治标不治本啊,这种情况没有人会同意安排儿媳妇的,几个儿媳妇不得打一架,最后肯定还是大儿媳妇得手。”崔泽一想就明白了,安排了13个男人,媳妇和孩子也等着一家团聚,天天听这些也不是个事。
“之前想着他们成了城里人,可以找城里媳妇,嫁城里工人。”崔泽其实知道爹妈的意思,看护江秀的情谊。
顾立夏也懂,“那你得确认他们都能通过初中毕业考核,高中毕业考核,到80年秋季入学手续办理之前,凡是没能通过高中毕业水平考核的都需要换人,77,78,79,80,整整三年的时间,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