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上次刘德信随口一说,对方还真听进去了,毕竟当时他才三十多岁,有点急但是还抱着希望,不像后来四五十以后已经放弃的状态。
得了刘德信的提醒,还真费尽心思去找关系,联系上了百草厅的白七爷,求着给看一看。最后还真是男方问题更大,一直治疗不得法,再拖久了真就没机会了。
所以从那时候起,易中海就带着妻子在百草厅附近找房子住了下来,为的就是就近治疗就近检查,钱那是哗哗的往外花,终于在白七爷的确认下,身体调理好了就开始备孕了。
这都没敢搬回来,两口子患得患失,就怕出错,一直在那儿住着,直到确认怀上了,才把心放进肚子里,三个月之后,这才又求了养胎的方子,搬了回来。
这不一回家,易中海就在大院里通知了一遍,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说实话,要不是后面赶上新社会,就算他在怎么有手段,绝户也控制不了大院那么久,吃干抹净才是常态。
所以刘德信提醒了那一嘴也被记着了,易中海才招呼何家联系上刘德信,好答谢一番。
酒桌上,易中海眼圈发红,站起来敬了刘德信一杯,说话都有点哽咽,易氏也是低头垂泪,多年来的心酸不足为外人道。
刘德信和何大清一起宽慰着两人,对刘德信来说,以后打交道的机会也不多,就是姑姑的邻居而已,不管他怎样对自己的影响都不会太大,而且还有了何家的变数。
不过现在减少了一个后面为了养老变得魔怔的人,也算是一个好事儿了。
以后的南锣鼓巷95号院,未必不会成为真正的文明大院。
…………
保州,西大街,
石门解放以后,保州城内的人心骚动起来,市面上的活动也萧条了很多。
宋家药房后面,两位女士站在小院门口,看着上锁的院门面面相觑。
“丹丹,你确定是这儿吗?”
“是这儿没错,不知道是回老家过年了,还是搬到别的地方了?”
“那就去问问吧,药店这院子里面有人。”
“行吧,咱们去问一下。”
两人敲了敲后院的大门,等里面的人出来后,开始打听对门的去向。
“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这家老四的朋友,来找他有事儿。”
“哦,德信的朋友啊,他们已经搬走了,去四九城了。”
“哦,都搬走了啊,那谢谢你了。”
两个人得到确切的消息后,开始往回走了。
“丹丹,看来是错过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见面吧。”
“罗姐,没事儿的,我们肯定还会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