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这个还没定下来,亲家那边提了几个备选,想着等您二老想几个,然后再定下来。”
起名字这个还真是个大事儿,一般都是长辈或者去找德高望重,有学问的人来起,当然也有去找先生帮忙,算算五行八字以后起的。
“都有那些备选,说出来听一听。”老太太还是比较关心的,虽然自己和儿媳妇都读过书,但是和亲家教书先生比起来那就差远了。
“三哥也起了几个,全占,全得,全要……”
“去去去,让他滚一边儿去。都当爸爸了,又开始不着调了。”还没等刘德信说完,王玉英就翻脸了,像是赶苍蝇似的挥着手。
看那样子,要是三哥在眼前,估计得挨上几个大逼斗。
“李叔最开始起的名字,是按照仁义礼智信来的,不过和我们这辈儿重了,不合规矩,就算叫全礼和全智也不太合适,后来起了叫全睿,睿智的睿,还有全泽。”
“那倒是,和长辈重名儿肯定不行,不光是你们,其他亲戚也不能重,到时候就成仇人了。”
老太太听完点点头,表示认可,把长辈的名字用到小辈儿身上,那是一定会翻脸的。
“全睿还行,祥瑞的瑞也可以,锐利的锐都行。”王玉英也加入进来讨论着。
“你们也想想有什么好名字吧,到时候见面了一起选一选,我觉得还是字好写一点比较好。”
刘德信也掺和了几句,反正最后还是小两口商量着来吧,不过他始终认为字体简单,然后没有谐音梗最好,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好处。
等到自己有孩子的时候,刘德信都打算不按照字辈去起名字了,火红年代下,自有适合时代的名字风格。
老太太和王玉英也把话听进去了,开始琢磨给孩子起什么名字,姑姑也感兴趣的参与了进去。
小孩子们不关心大人在说什么,吃完饭后就开始围着刘德信要礼物。
怪不得见面时那么开心激动,感情都惦记着每次出门都带回来的东西。
拍掉了伸向自己挎包的几个小爪子,刘德信让他们老实的在屋里待着,等着自己去给他们拿。
其实倒不是怕几小只动了包里的东西,田丹送的包裹早就进了空间保存起来了,安全放心。
刘德信安抚好几个孩子,然后就回到了自己住的西厢房,从空间掏出来几包点心凑合一下。
时间比较匆忙,又光顾着和田丹约会,刘德信一时间早就忘了四九城里的几小只了,好在他们的要求也不高,有好吃的就行,一点也不挑。
再次回到堂屋,刘德信把糕点拿出来摆在桌子上,刚好够每人一块儿。
刚吃完饭,吃一点尝尝味就得了,拿多了这帮孩子可是真敢吃完,伤了脾胃就麻烦了。
还有保存时间长的桃酥和江米条,这两样都是常见的点心,这次也各取了一包交给老太太收了起来,让她平时用来哄孩子用。
刘德信没有把大姐夫的事儿和家人说,反正也快尘埃落定,到时候也能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