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晴鸢正式入职一周后,一份厚达数十页、装订精美的《启明芯初期运营评估及未来一年财务预算规划报告》悄然放在了林轩的办公桌上。这是她对公司进行全方位“体检”后的第一份答卷,也预示着她与林轩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公司发展方向和资源分配的深度碰撞,即将开始。
林轩邀请赵晴鸢来到他的办公室。这间办公室同样简洁,最大的装饰就是一面几乎占据了整面墙的巨大白板,上面写满了各种技术术语、架构图、以及用不同颜色标记的未来产品路线图。
“晴鸢,坐。”林轩示意了一下,“你的报告我仔细看过了,非常专业,非常深刻。很多我之前凭直觉感觉到、但没时间细化的运营风险,你都精准地指出来了。”
“谢谢林总的肯定。”赵晴鸢在他对面坐下,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调出报告的电子版,“基于我的分析,我主要有以下几个建议,希望能和您深入探讨。”
她开始陈述,声音冷静而客观,如同在进行一场严谨的投行项目评审:
“冰”的逻辑 - 风险控制与资本效率: “首先,是现金流风险。”她调出一张模拟未来18个月现金流的图表,红色的预警线清晰可见,“即使一千万美金全部到位,按照目前您规划的MP3量产规模、启明二号的研发投入、EDA项目的持续‘烧钱’、以及全球市场推广和团队扩张速度,我们的现金流最快在12个月后就会触及警戒线。这还是在MP3销售一切顺利、没有重大意外发生的最理想情况下。一旦出现任何风吹草动,比如主要供应商涨价、代工厂良率波动、或者市场初期推广受挫,我们很可能在9个月内就耗尽资金!这太危险了!”
预算削减与资源聚焦: “因此,我建议,我们必须对现有项目预算进行调整。”她指向报告中的具体数字,“MP3量产是重中之重,必须保证充足资金。但启明二号的预研,是否可以适当放缓节奏?EDA项目,我理解它的战略意义,但短期内完全是纯投入,是否可以削减一部分非核心算法的探索预算,或者将部分非核心模块外包?我们需要集中所有优势资源,打赢MP3这第一仗,确保公司能尽快实现自我造血,并为A轮融资拿到一份足够亮眼的财务报表!”
建立流程与加强管控: “同时,我建议立刻建立严格的预算审批和项目管理流程。所有超过一定金额的支出,必须经过财务部门审核;所有研发项目,必须设定清晰的里程碑和可量化的考核指标(KPI),定期向管理层汇报进展。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过于依赖‘拍脑袋’决策和‘模糊’的预算管理。”
赵晴鸢的每一条建议都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完全是站在一个专业CFO的角度,为公司的稳健发展和投资人的利益负责。她的语气虽然客气,但态度明确,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专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