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硬件、生产和市场层面的核心顾虑之后,林轩将目光转向了新战略执行中,技术挑战最为艰巨的两个领域——软件平台(“北辰”OS)和基带通信(支撑“天枢”SoC的核心能力)。
他深知,小张(张明)和张建华这两位分别负责软件和基带的技术领军人物,虽然在之前的会议上已经表达了支持的态度,但内心深处对于能否在三年内完成如此宏伟且跨领域的技术突破,必然还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和一些未曾言明的担忧。
为了彻底打消他们的顾虑,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林轩特意安排了一场更小范围、也更聚焦于技术细节的深度沟通会。参会的,只有林轩、赵晴鸢、小张、张建华,以及他们各自团队中最核心的几位架构师和算法专家。
会议室的气氛很轻松,没有了之前大会上的紧张感,更像是一场技术大牛之间的“华山论剑”。
“小张,老张,”林轩笑着开口,“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不是要给你们施压,而是想听听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关于‘北辰’OS和‘天枢’芯片的通信能力,你们觉得,最大的技术‘拦路虎’在哪里?我们最有把握的地方又在哪里?”
小张率先发言,他已经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林总,正如上次刘工提到的,我们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操作系统内核的稳定性和性能,以及GUI框架的构建。”
“内核层面,”他坦诚道,“我们选择基于Linux深度定制,可以利用其成熟的驱动生态和社区力量,但如何解决它在移动端固有的功耗、实时性问题,并构建起一套既安全又高效的驱动模型和进程管理机制,这需要世界级的内核开发能力和经验。我们团队目前在这方面积累还不够。”
“GUI框架层面,”他继续说道,“要实现您要求的那种极致流畅、媲美甚至超越未来iOS的触控体验,我们需要从零开始构建一套全新的、完全基于GPU硬件加速的图形渲染管线和UI框架。这涉及到复杂的图形算法、渲染优化、手势识别、以及跨平台(未来可能的平板等)的适配性设计,难度极高。”
“我们的优势,”小张也指出了有利因素,“在于林总您提供的清晰架构指引,在于我们即将拥有的充裕资金可以招募全球顶尖人才,更在于我们的EDA工具可以实现软硬件协同优化,这能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开发效率和最终效果。”
张建华也接着分析了基带通信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