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元四年的洛阳夏,蝉鸣声被旱魃烤得断断续续。十四岁的刘肇盯着尚书台送来的灾情奏报,竹简上的 "旱、蝗" 二字像两道焦痕 —— 窦氏刚倒台,就迎来了继位后的第一场大考,仿佛老天爷在试探这个少年皇帝的执政成色。他捏紧先帝遗留的《月令》,突然想起班超在西域的捷报,嘴角微微扬起:"窦宪能玩军事冒险,朕就玩民生突围。"
永元四年的夏天,河南郡的麦田卷成了柴火垛,蝗虫过境时遮天蔽日,百姓跪在地头哭天抢地。刘肇的应对方案比窦氏集团的军事计划还细致:
税收减免:"秋稼伤什四以上,勿收田租",相当于给重灾区发 "破产保护令";
精准赈济:派谒者分行三十余郡,禁止豪强冒领赈粮,发明 "户贴制度"—— 每户发赈济凭证,杜绝基层克扣;
生产自救:开放上林苑、广成囿,允许贫民采捕免税,相当于开放 "皇家应急物资库"。
陈留的老农李老汉,揣着 "皇家采捕证" 进入上林苑,看着枝头的桑葚直抹泪:"窦太后在位时,这儿连落叶都不让捡,如今皇帝让咱随便采,还不收税,这才是咱老百姓的活路。"
太尉宋由因党附窦宪自杀,司空任隗薨逝,刘肇趁机大换血:
核心团队:大司农尹睦为太尉,宗正刘方为司空,清一色的 "反窦派" 骨干;
考核机制:下诏 "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从好,司隶、刺史讫无纠察",相当于发布 "官僚系统杀毒软件",重点查杀 "不作为病毒";
人才选拔:亲自主持策问,从太学选拔三十名 "宽博有谋" 的郎官补任县长,开创 "管培生直接上岗" 制度。
洛阳的书吏王顺,看着新上司 —— 刚从太学毕业的张县长,发现对方居然能叫出每个里正的名字,感叹:"皇帝这是要把官僚系统从 ' 窦氏盗版 ' 换成 ' 和帝正版 ' 啊。"
北匈奴单于於除鞬叛逃,刘肇没有像窦宪那样兴师动众,而是玩起了 "分而治之":
以夷制夷:派中朗将任尚率乌桓、鲜卑骑兵追击,相当于组建 "游牧民族联军",军费比窦氏时期节省六成;
政治分化:对归附的匈奴部落,赐 "汉匈奴归义侯" 印绶,允许保留自治,相当于设立 "边疆特别行政区";
贸易笼络:开放五原互市,汉商可用铁器、丝绸换匈奴战马,规定 "不得压价欺市",派护匈奴中郎将当 "市场监管员"。
匈奴牧民胡尔查,用三匹战马换了两把汉剑和一袋盐,高兴得直拍大腿:"汉家皇帝比窦大将军实在,咱不用拼命就能换必需品,跟着他混,草场安全,生意也好做。"
班超在西域的神操作,成了刘肇的 "破局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