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正式走马上任主管农村经济和农业工作,甫一就位,便敏锐地意识到,过往在汉东积累的经验,虽有一定价值,但面对幅员辽阔、情况各异的全国农村现状,远不足以应对所有挑战。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携农大的专家与学生,开启一场大规模的全国农村巡视调研之旅。
出发当日,天色微明,祁同伟已精神抖擞地站在农大校园的广场上。周围,农大的专家们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调研设备,学生们则三两成群,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行程,眼神中满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的渴望。祁同伟扫视着众人,神色凝重且坚定地说道:“同志们,我们此番前行,肩负着重大使命。农村的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基石,我们必须深入各地,摸透实情,绝不能走马观花。只有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为农村发展找准方向。”话语掷地有声,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众人纷纷神情一凛,使命感油然而生。
首站,他们抵达了东北的一处产粮大县。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上,大型农机在田间往来穿梭,一片繁忙景象。祁同伟径直走向田边一位正在查看庄稼长势的老农,亲切地打招呼后询问道:“大爷,您种了一辈子地,对今年这收成有啥看法?现在种地过程中,最大的难处是啥?”老农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说:“收成看着还行,就是这农资价格年年涨,种地成本越来越高。而且这粮食收购价格波动也大,心里没个底儿。”祁同伟边听边点头,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下来。此时,农大的专家们已迅速开始对土壤样本进行采集分析,向老农询问着施肥、灌溉等细节;学生们则分散开来,与其他农民交流,收集着关于种植习惯、收入情况等方面的数据。
随后,他们来到了华北地区的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走进村里,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排列。祁同伟走进其中一个大棚,与正在劳作的菜农交谈起来:“大姐,这大棚蔬菜种得真好,销路咋样啊?”菜农无奈地叹了口气说:“祁领导,这菜种出来倒是不愁卖,可有时候收购商压价太厉害,我们赚不了多少钱。还有这大棚的维护成本也高,要是遇到天灾,损失可就大了。”祁同伟听后,眉头微皱,转头对身旁的专家说:“得想办法帮他们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专家们纷纷点头,开始与菜农探讨起大棚种植技术的优化以及合作销售模式的可能性。
接着,队伍来到了南方的丘陵地带。这里山峦起伏,梯田层层叠叠。祁同伟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访了几家农户。发现由于地形限制,大型农业机械难以施展,农业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儿童,劳动力匮乏。在与当地村干部的座谈会上,一位年轻的村官提出:“祁领导,我们这儿风景好,能不能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祁同伟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想法很好,但要注意规划先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注重生态保护。”
随着行程的推进,祁同伟一行的足迹遍布了西北的干旱地区、西南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以及沿海的渔业乡村。每到一处,他们都会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农业企业,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种植养殖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面临的困境。祁同伟总是认真倾听各方声音,与专家和学生们热烈讨论解决方案。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见识,更被祁同伟一心为农村发展的热忱所感染,越发坚定了为农业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结束了漫长而充实的全国巡视调研后,祁同伟深知肩上责任之重。回到办公室,他立刻召集一同调研的农大专家们,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助力农民增收的深度研讨。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专注。祁同伟站在巨大的全国地图前,手中的指示棒轻点着不同区域,神情严肃地说道:“大家通过这次调研,都看到了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咱们国家幅员辽阔,各省经济状况差异巨大,农村发展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得找准每个地方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