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吴三桂的头脑已经远远甩过许多人。
周世显自然也要表明态度。
“平西伯兵请放心,只要我周家在,陛下也在,就绝不会耽误平西伯的粮饷,并且我父亲与你父亲相见如故,快快入城吧。”
大批人马入城。
一路上叛逃的士兵非常多,主要是见识过大炮威力后都选择退隐山林,不想再拼命。
剩下的都是吴三桂心腹中的心腹。
也就剩下一万多人。
虽然人少,但战斗精神还在,队伍也相对比较整齐。
入了城池内。
吴三桂见到百姓安居乐业,并且有一种百业兴盛的感觉,不由得啧啧称奇。
不多久来到新吴府。
就是一处临时的院落。
陈圆圆听到吴三桂回来,急匆匆跑出门,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人,死死抱住不松手。
此时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二人再次相见自然有无数话要说。
夜月如钩。
周世显站在墙头上眺望远方。
在这个纷乱的历史岔路口,其实他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无论忠于大明,投降大清,或者自立为王,都要担负起二百多年后的责任。
又何必那么麻烦。
若是有机会先灭了倭寇,他倒不介意先下手为强。
但是在这个走路靠腿的时代,一切都有待开发,不足以支持跨海作战,暂时也没那个条件。
他怀念玩手机游戏,又怀念安定的日子。
可此时不得不向前努力。
兴许有朝一日外敌入侵时,华夏大地战机无数,坦克遍地走,战舰航母下饺子一般,那么兴许一切都值得。
此时的社会体制终究不是王道。
只是这样做就必须先打醒华夏人。
周世显目光渐渐变冷问:“商人们都来了吗?”
钱大海回答:“全都来了,老奴把他们关在小黑屋里。”
把人藏起来主要是怕被朱由检知道。
若是姓朱的知道自己复国后遍地是火器,恐怕他就会萌生出其他不好的想法。
不过周世显也不怕。
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就怕有人愚昧无知,真到了那时候打醒便是。
周世显道:“走吧,咱们去见一见财主们。”
此时的财主大体分为几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