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化解技术泄密危机后,陈宇的新技术项目重新步入正轨,工厂的生产和销售蒸蒸日上。然而,陈宇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浪潮中,固步自封只会被淘汰。每天,他都会花时间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趋势,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一天,陈宇在翻阅最新的行业杂志时,一则关于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发展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报道中提到,经济特区凭借特殊的政策优势和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陈宇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拓展业务版图的绝佳机会。
他立刻召集团队成员,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同志们,我觉得我们不能只局限在本地发展。经济特区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资源,我们应该去那里寻找新的机遇。”陈宇目光坚定地说道。
团队成员们听后,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一个大胆且富有前瞻性的决策;也有人提出担忧,担心前往陌生的地区发展会面临诸多未知的风险。
市场部的小王率先发言:“陈总,我觉得去经济特区发展确实是个好主意。那里的市场需求更大,而且政策优惠多,有利于我们降低成本、拓展业务。但是,我们对当地的市场和环境都不熟悉,如何打开局面是个难题。”
技术骨干小赵也皱着眉头说:“是啊,而且我们在这里刚刚稳定下来,现在又要去一个新地方重新开始,团队成员的精力和资源分配也是个问题。”
面对大家的担忧,陈宇早有准备。他微笑着说:“大家的顾虑我都理解。不过,我们可以先派一个调研小组去经济特区,深入了解当地的市场情况、政策法规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这样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出合理的发展策略。至于团队成员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当地招聘一些有经验的人才,和我们现有的团队形成优势互补。”
经过一番讨论,团队成员们最终达成了共识。陈宇迅速组建了一个调研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小李带队,前往经济特区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工作。
在小李带队调研期间,陈宇在本地也没闲着。他一方面继续优化工厂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积极与本地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沟通,巩固合作关系,确保业务的稳定运行。
一个月后,小李带着厚厚的调研报告回来了。报告显示,经济特区的电子产业发展迅速,但在一些细分领域仍存在市场空白,而这正是陈宇团队的技术优势所在。同时,当地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这无疑为陈宇的计划提供了有力支持。
看到这份报告,陈宇心中有了底。他立刻开始筹备在经济特区设立分公司的事宜。租场地、招聘员工、办理各种手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安排。陈宇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他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分公司终于顺利成立。陈宇亲自带领核心团队成员前往经济特区,开启了新的征程。然而,刚到经济特区,他们就遇到了第一个挑战——人才竞争。
经济特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各大企业对人才的争夺异常激烈。陈宇的分公司虽然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但在知名度和待遇方面,与一些大型企业相比仍有差距,招聘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