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店在历经暴风雨的洗礼后,虽暂时稳住了阵脚,但陈宇清楚,要想重回巅峰并实现新的突破,绝非易事。新供应商的供货虽已稳定,可采购成本的增加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压缩着利润空间;市场份额虽有回升,却也尚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竞争对手们也在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可能再次陷入困境。
一天,陈宇独自坐在办公室,对着最新的财务报表出神。报表上的数据虽然不再像危机时那般触目惊心,但距离他的期望仍有不小差距。这时,苏瑶轻轻敲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
“陈宇,这是我这段时间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做的详细调研分析报告,你看看。”苏瑶将文件放在桌上,眼神中透着期待。陈宇抬起头,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感激的微笑,伸手接过报告。
报告内容详实,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偏好变化,到市场上新兴的消费趋势,都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一个数据引起了陈宇的注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个性化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进口商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但目前本地市场的供应还相对匮乏。
“苏瑶,你这份报告太及时了!”陈宇兴奋地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个方向入手,调整商品结构,增加高品质进口商品的比重。这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能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和其他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
苏瑶点了点头,补充道:“我也这么想。而且我已经联系了一些海外的供应商和贸易商,初步沟通下来,他们对和我们合作很感兴趣,愿意提供优质的商品和相对合理的价格。不过,进口商品涉及到海关、物流等诸多环节,操作起来会比较复杂。”
陈宇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复杂也得做!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我们成立一个专门的进口商品采购团队,负责和海外供应商对接,处理好海关报关、物流运输等事宜。同时,加大对这部分商品的宣传推广,让消费者了解我们的新品类。”
于是,在陈宇的带领下,百货商店迅速组建了进口商品采购团队。团队成员们日夜忙碌,与海外供应商进行细致的谈判,敲定合作细节;研究海关政策,办理各项报关手续;挑选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确保商品能够安全、及时地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