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双赢的机会。”陈宇在会议上一锤定音,“我们可以借海外合作提升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同时利用这个消息给恒远施加更大压力。”他迅速做出部署,成立专项小组对接海外合作,同时安排公关部门释放消息,营造公司国际化发展的态势。
不久后,陈宇公司举办的高端客户品鉴会在豪华酒店盛大举行。现场展示了最新的新能源技术成果,从高效电池到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每一项都让在场的客户赞叹不已。更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海外的合作代表也亲临现场,与陈宇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在市场上引起了巨大轰动。恒远集团的客户开始动摇,他们意识到,与陈宇的公司合作,不仅能获得更先进的技术,还能搭上国际化发展的快车。而恒远集团此前的降价策略,反而让客户对其产品质量和服务产生了怀疑。
与此同时,恒远集团内部也出现了危机。长期的低价竞争导致资金链紧张,股东们开始质疑管理层的决策。在多重压力下,恒远集团不得不放缓攻势,寻求和解。
面对找上门来的恒远集团代表,陈宇态度坚决:“和解可以,但必须公开道歉,停止一切不正当竞争行为。”最终,恒远集团在媒体上发布声明,承认错误并向陈宇的公司致歉。这场持续数月的商业博弈,以陈宇的全面胜利告终。
然而,陈宇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太久。海外合作带来的新机遇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市场,而国内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公司必须不断创新。在一次高层会议上,他提出了新的战略规划:“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打败竞争对手,而是要引领行业发展。接下来,我们要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智能能源生态,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
夜色渐深,陈宇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璀璨灯火。商业竞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他深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唯有不断突破自我,才能在浪潮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