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 第434章 跨界联动与全球化初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4章 跨界联动与全球化初征(1 / 2)

纺织联盟的成立让陈宇尝到了协同发展的甜头,但他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成功。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他偶然接触到电子表制造行业的从业者,得知国内手表市场正经历从机械表到电子表的转型期,而传统纺织企业与新兴电子产业的跨界合作几乎空白。这个发现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陈宇新的商业构想——将纺织工艺与电子技术结合,打造时尚智能穿戴产品。

“把布料和电子元件结合?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当陈宇在管理层会议上提出这个想法时,刘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我们连服装生产线都忙不过来,哪有精力搞这种没谱的事?”其他主管也纷纷摇头,认为这是异想天开。

陈宇却不慌不忙地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展示着国外刚出现的智能手环、发热围巾等产品:“日本已经有企业研发出能监测心率的运动服,美国的科技公司正在测试会变色的智能面料。我们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跨界融合才是未来趋势。”他转向张工,“您在纺织工艺上经验丰富,只要解决电子元件的集成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中国人自己的智能穿戴产品。”

张工摸着下巴沉思片刻:“理论上可行,但需要攻克防水、续航、柔性电路等技术难题。而且,我们得找专业的电子工程师合作。”

陈宇早有准备,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合作意向书:“我联系了省城的电子科技大学,他们的实验室正在研究柔性传感器,愿意和我们共建产学研基地。只要能做出样品,后续的生产和市场推广,我们可以依托纺织联盟的资源。”

经过三个月的筹备,“智纺科技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陈宇将纺织厂三楼改造成研发中心,从电子科技大学聘请了五位博士组成核心团队,又抽调厂里最优秀的技术工人参与项目。初期研发方向聚焦在智能护颈枕——通过内置压力传感器和加热元件,缓解久坐人群的颈椎疲劳。

研发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第一次样品测试时,电路短路导致布料冒烟;第二次续航时间不足两小时;第三次传感器数据偏差过大......面对接连失败,电子工程师们开始质疑纺织厂的技术实力,甚至有人提出撤资。

“再给我们一周时间!”陈宇在协调会上拍板,带着张工和技术骨干连续七天吃住在实验室。他们重新设计电路布局,将传统锂电池换成更轻薄的柔性电池,还创新性地采用纳米涂层解决防水问题。当第七版样品在压力测试中稳定运行12小时,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

样品成功后,陈宇立刻启动市场调研。他带着团队走访写字楼、健身房、医院,收集不同人群的使用反馈。一位程序员的话让他印象深刻:“如果能把数据同步到手机APP,随时查看颈椎健康状况,我愿意多花一倍的钱购买。”

这个建议催生了“智颈”智能护颈枕的完整产品方案:护颈枕内置高精度传感器,通过蓝牙连接手机APP,不仅能实时监测颈椎压力、运动数据,还能根据分析结果提供按摩建议。陈宇亲自参与产品外观设计,将传统布料与极简线条结合,既保证科技感又不失时尚性。

就在产品即将量产时,赵宏突然找上门来。曾经意气风发的商场对手如今略显憔悴,手中握着一份合作计划书:“陈老板,我想加入纺织联盟,还带来了电子元件的供应链资源。你做智能穿戴产品,正好需要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