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公司成立后的这段日子,陈宇就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一刻也不得闲。为了让合作项目顺利推进,他不仅要频繁与美方团队沟通协调,还得兼顾公司其他业务的运转。好在付出终有回报,在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首批基于美方芯片技术的计算机配件顺利下线,产品性能出色,一经推出便在市场上引发强烈反响,订单如雪片般纷纷飞来。
这天,陈宇刚从生产车间回来,还没来得及喝口水,秘书就匆匆走进办公室,“陈总,约翰先生的助理来电,说约翰先生想和您约个时间,商讨下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事宜。”陈宇微微点头,揉了揉有些发疼的太阳穴,“行,你和他敲定个时间,就这两天。”
两天后,在公司的会议室里,陈宇与约翰相对而坐。约翰脸上挂着一贯的自信笑容,他开门见山地说道:“陈,这段时间的合作非常愉快,产品的市场反馈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觉得是时候扩大生产规模了,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陈宇微微一笑,心中却暗自警惕。他知道,扩大生产规模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其中涉及的风险和利益分配问题必须谨慎考量。“约翰先生,扩大生产规模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我们也得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原材料的供应是否稳定,新增产能的市场消化能力如何,还有资金的筹备……这些都需要详细的规划。”
约翰摆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陈,这些你都不用担心。原材料供应方面,我已经和几家国际供应商谈好了合作意向,他们能够保证稳定供货;市场方面,我们的产品这么受欢迎,还怕没有销路?至于资金,我们可以向银行贷款,以合资公司的前景,银行肯定乐意放贷。”
陈宇皱了皱眉头,约翰的态度让他有些不悦。在他看来,约翰过于乐观,对潜在的风险估计不足。而且,约翰提及贷款,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意图。“约翰先生,贷款虽然是一种方式,但会增加公司的债务负担。我认为我们可以先从内部挖掘潜力,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看看能否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提升产能。另外,在市场拓展方面,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两人的意见出现了分歧,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紧张。约翰显然没想到陈宇会提出这么多反对意见,他的脸色微微一沉,“陈,我理解你谨慎的态度,但商机稍纵即逝。如果我们不抓住现在的机会迅速扩大规模,等竞争对手反应过来,我们就会失去优势。”
陈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约翰先生,我并非反对扩大生产规模,只是希望我们能更加稳健地推进。毕竟,这关系到合资公司的未来,也关系到我们双方的利益。”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一旁默默记录的刘峰忍不住开口了:“约翰先生,陈总的考虑是有道理的。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就拿原材料供应来说,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价格波动频繁,就算有合作意向,也难保不会出现意外。还有贷款,如果市场出现波动,产品销售不畅,我们拿什么来偿还贷款?”
约翰看了刘峰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刘,你似乎对市场缺乏信心。我在国际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只要我们把握好时机,就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