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忙得不可开交。吴蓝挨家挨户走访农户,详细记录油茶树的种植情况。“大叔,您家种了多少亩油茶树呀?每年大概能产多少山茶籽?”吴蓝一边问,一边认真记录。
孙伟春则跑到各个小油坊,观察山茶油的榨取过程。“师傅,您这榨油的工艺能不能再优化一下,提高出油率呢?”孙伟春和油坊师傅讨论着。
林海阳查阅了大量资料,还联系了一些做化妆品原料的厂家,咨询山茶籽渣制作护发素、护手霜及婴儿用品的可行性。“您好,我想了解一下,山茶籽渣能不能作为原料制作婴儿用品呢?它的安全性和功效方面您能给我讲讲吗?”林海阳在电话里问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们掌握了不少信息。吴蓝汇报说:“林哥,咱们镇的油茶树种植面积还挺广的,但是种植比较分散,缺乏科学管理,导致产量不是特别高。”
孙伟春也说:“林哥,现在的榨油工艺比较传统,出油率还有提升的空间。而且,咱们镇的山茶油包装太简陋,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林海阳点点头,说:“我这边了解到,山茶籽渣完全可以用来制作护发素、护手霜和婴儿用品,只是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咱们得想办法引进技术,和相关企业合作。”
三人又聚在一起讨论解决方案。“要不咱们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油茶树的种植,邀请专家来指导,提高产量。”林海阳提议道。
“这个主意好,而且咱们可以联系厂家,引进先进的榨油设备和包装生产线,提升山茶油的品质和包装档次。”吴蓝说道。
“还有山茶籽渣的利用,得找可靠的化妆品企业合作,把这一块的产业做起来。”孙伟春补充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勾勒出了山茶油产业的发展蓝图。他们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等着他们,但他们都充满信心,决心把山茶油产业打造成镇里的支柱产业,为乡亲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