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如何周旋于宦官与藩镇之间
(一)长安城头的三色旗
广德元年的春分,长安大明宫飞檐上同时飘着三面旗帜:象征皇权的玄黄龙旗、鱼朝恩统领的神策军绯旗、以及河北藩镇的青狼旗。郭子仪策马过朱雀门时,抬头望着这三色旗在风中纠缠,恍惚看见当年安禄山叛乱时的烽烟。老将军摘下兜鍪,露出满鬓霜白——那白发里藏着与回纥可汗歃血的记忆,也浸透了仆固怀恩反叛时的血雨。
马嵬驿之变后的大唐,恰似被劈成三段的青铜爵。宦官把持的禁军是爵首,河朔藩镇是爵腹,边疆节度使则是爵足。郭子仪每日五更在沙盘前推演,沙粒从指缝漏下时总喃喃自语:“要让这爵中酒不倾,需得时时调转爵耳。”
(二)泾阳城下的孤胆秤
永泰元年秋,吐蕃与回纥联军二十万围困泾阳。郭子仪单骑出城时,怀中揣着三样物件:代宗御赐的紫金鱼符、鱼朝恩的密信拓本、以及仆固怀恩的断箭。这三件东西构成微妙的政治天平:皇权、宦权、藩镇权在箭镞上摇晃。
回纥大帐内,药葛罗可汗的弯刀架在郭子仪颈间。老将军突然大笑,震得帐顶铜铃乱响:“当年与叶护太子痛饮马奶酒时,可汗还在给战马梳鬃毛吧?”这话如灵蛇出洞,既点破双方渊源,又暗藏辈分压制。待药葛罗撤刀,郭子仪掏出断箭:“此乃贵部当年盟誓信物,如今竟插在大唐疆土!”一捧断箭碎屑洒向炭盆,火光中映出三张脸:惊愕的回纥可汗、帐外偷听的吐蕃使者、以及隐在暗处的神策军密探。
这场谈判的彩头不仅是退兵,更是朝中势力的重新洗牌。当联军退去时,鱼朝恩在御前咬碎银牙:“老狐狸这招,既退了外敌,又削了咱家兵权!”
(三)汾阳王府的阴阳宴
郭子仪七十大寿那日,汾阳王府同时开了阴阳两宴。正厅摆着七十二道御膳,宴请的是代宗特使与神策军将领;后园槐树下却支着胡床,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正就着羊肉喝黍酒。
“这道金齑玉鲙,田将军尝尝可合口味?”郭子仪亲自布菜,筷尖点在鲙鱼脊骨处:“当年在邺城,令叔父最喜这个部位。”田承嗣手背青筋暴起——郭子仪轻描淡写间,既提及他叔父败亡之耻,又暗示对其家族了如指掌。待酒过三巡,老将军忽然叹息:“神策军那帮阉竖,近日总盯着魏博的盐铁车。”话音未落,田承嗣的酒杯已重重砸在案上。
这场宴席的玄机全在时辰把控:前厅宦官醉倒时,后园正好谈妥三镇联防;待神策军醒来,只当老将军终日宴饮。更妙的是郭子仪让家僮扮作商队,将宴席残羹送往成德节度使处——那些啃剩的羊骨头上,分明留着牙印拼成的密语。
(四)仆固怀恩的秤杆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