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茶馆里说书人常讲:"诸葛亮这招叫'反穿皮袄',专治聪明人。"就像现在商场打折,明晃晃写着"最后三天",街坊都当笑话看。可要是挂个"量子力学清仓算法启动",保准大妈们挤破头。
第三层:信息迷雾遮人眼
城头那炉安神香大有讲究,据《华阳国志》记载,里头掺了川蜀特产的"迷魂草"。魏兵在城下闻着犯迷糊,看那扫地老卒都像天兵天将。这就好比现在某些保健品讲座,先给你闻点提神醒脑的精油,再推销五千块的磁疗床垫。
有个贩药材的掌柜说过:"诸葛亮这香烧得阴险,闻着神清气爽,脑子却转不动。"就像现在直播间"家人们"吼着"全网最低价",再配上叮叮当当的音效,观众手比脑子快,抢完才想起比价。
三、市井防身术
破局第一式:装傻充愣
当年若是换个莽夫带兵,比如许褚那样的,管你琴弹得好不好听,早带人冲进去了。这就叫"乱拳打死老师傅"。就像现在遇到推销保险的满嘴"豁免条款现金价值",您就憨笑着来句:"大兄弟,俺不识字,您给写个保证书?"
破局第二式:以毒攻毒
《三国志》里记载,后来姜维在剑阁也玩过这手。他更绝,让士兵扮作猎户唱山歌,歌词里嵌着兵法口诀。司马昭听见直挠头:"西川蛮子说话怎的像念咒?"这招对付认知降维最好使——他说云计算,您就聊灶王爷腾云驾雾;他扯区块链,您就讲老账房先生的连环账。
破局第三式:釜底抽薪
成都武侯祠有块老匾,上书"琴心剑胆"。街坊王铁匠有句糙话:"什么琴心剑胆,老子只管铁匠铺里火够不够旺。"话糙理不糙,任他说得天花乱坠,抓住三件事准没错:要多少钱?干什么用?赔了咋办?
四、老祖宗的活法
茶馆赵掌柜常念叨:"诸葛亮这空城计,说到底就是欺负司马懿太要脸。"要是搁现在,司马懿该这么办:先派个小兵装乞丐进城讨饭,看看米铺是不是真没驻军;再找个泼皮去城楼下撒尿,试试守军反应。任你琴弹得再好,尿骚味可藏不住虚实。
您看《水浒传》里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管你什么清规戒律,酒肉穿肠过。这叫"一力降十会",任你七十二变,我自倒拔垂杨柳。所以遇到那些满嘴专业名词的"门槛精",牢记老话:"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