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堪破三千世相> 第11章 科举考场里的门道——"八股文章"背后的认知壁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科举考场里的门道——"八股文章"背后的认知壁垒(2 / 2)

第一砖:以经解经破迷障

同治年间的状元徐郙有绝招:遇到截搭题,先拆《四书章句》找嫁接点。某次考题"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他看出这是《论语》开篇两句的拼接,破题写"悦在心而友在途,圣人之乐双至矣",看得考官拍案叫绝。

这招现在对付跨界考题也好使:他说"用量子力学解释墨家思想",你就答"非攻说符合测不准原理"——唬人的问题要用更唬人的答案破。

第二砖:格式本里练硬功

聪明的寒门子弟会抄录历年朱卷。光绪举人周福清(鲁迅祖父)曾整理《格式避讳全本》,把"玄"字缺末笔、"胤"字改"允"的规矩记得滚瓜烂熟。某次考试因"宁缺毋滥"的"宁"字未避道光名讳"旻宁",生生把"宁"写成"甯",保住功名。

现在应对形式主义也有这招:他说要"可视化矩阵方案",你就做PPT时多画几个彩色方块——内容不重要,形式先过关。

第三砖:投名状里找门路

《儒林外史》范进中举前,老丈人胡屠户骂他"尖嘴猴腮",中举后立刻改口"文曲星下凡"。真正聪明的考生会提前拜码头:给学政送"窗课"(平时习作),给房官递"行卷"(诗文集)。就像现在考博前给导师发邮件"拜读您某篇论文深受启发",混个脸熟比寒窗苦读管用。

四、科场外的通天路

贡院墙外槐树下,永远蹲着卖"状元糕"的小贩。光绪二十三年,有个机灵鬼不卖吃食,专卖《房师密语》——实为收集考官批卷习惯的册子。某考生靠册子中学政"最爱'夫天地者'开篇",果然高中。

《红楼梦》贾宝玉厌恶八股,贾政却说:"哪怕胡诌些来搪塞,也须装个样子。"可见认知壁垒从来不是真学问,而是入场券。如今考研考编,多少人也得先学会"搪塞的样子"。

老辈人有句话:"十年寒窗敌不过三句提点。"现在地铁口贴着"包过班"广告,中介兜售"内部指标",与当年科举卖"关节"何异?菜市口刘婶说得实在:"啥认知门槛?就是变着法收买路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