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堪破三千世相> 第3章 洛水玄龟背谶图——武则天造势夺权的舆论战原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洛水玄龟背谶图——武则天造势夺权的舆论战原型(1 / 2)

一、洛水惊波起

永昌元年的洛阳城,牡丹开得邪艳。则天门下挤满拾锦灰的百姓,忽见一队绯衣宦官抬着青铜巨鼎奔过御道,鼎中玄龟背甲泛着金光。太初宫深处,上官婉儿正用朱砂笔在龟甲摹写:"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她身后垂帘微动,武后指尖划过《周易》"河出图,洛出书"的字句,轻笑道:"苍天不语,便教龟甲替它开口。"

《资治通鉴》记载这年秋:"有献白石赤文者,执政诘其异,对曰:'以其赤心。'"实则这出自武三思的谋划——他命石匠在嵩山凿出"武"字形石纹,更在黄河捞起刻着"化佛从空来,摩顶为授记"的浮碑。当东都孩童传唱"绯衣小儿坦腹,天女捻花授符"时,《鬼谷子》"欲张反敛,欲取反与"的计策已化作漫天飞絮,粘满李唐江山。

二、谶语五重门

这场史上最华丽的谣言交响,暗藏《阴符经》"五贼在心"的玄机。

第一门:天降符命。薛怀义督造明堂时,故意让工匠"失手"摔碎梁柱,露出暗藏的"女帝代唐"木楔。白马寺僧众趁机宣扬:"昨夜地涌金莲,现'曌'字佛印。"恰应《尚书》"天聪明自我民聪明"之语。

第二门:地理异象。狄仁杰献上的"洛水瑞石",实乃武承嗣命人沉入河底三年,让水纹蚀出"天地合德,日月同辉"的天然纹路。更在华山绝壁用醋书"止戈为武",待春雨冲刷后显现神迹。

第三门:童谣洗世。太平公主亲自教坊市孩童唱诵:"唐中无主后,石榴满树花。"暗喻武姓如石榴多子(武周宗室)将取代李唐。这手法承袭《战国策》"曾参杀人"的传播智慧。

第四门:梦境操控。来俊臣罗织罪名时,总先散布"某大臣夜梦黄袍加身"的流言。待对方惊恐自辩,便坐实"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谋逆心证,深得《韩非子》"疑诏诡使"之精髓。

第五门:史笔篡天。武则天重修《氏族志》时,将武姓渊源接续周文王,更杜撰"西王母降凤授图"的传说。当朝臣在凌烟阁看见新绘的《武后行乐图》竟有百鸟朝凤之景,《诗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古训已被彻底解构。

三、金匮藏杀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