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畔的芦苇荡里,晃着几盏昏黄的灯笼。赤发鬼刘唐蹲在船头,指尖蘸着朱砂,在账簿上勾出个莲花标记。浪里白条张顺提着条金色鲤鱼跃上船板,鱼鳃里竟夹着张盖有太师府印的盐引。“哥哥们看仔细了,这鱼肚子里装的,可比金子还烫手!”他说着剖开鱼腹,取出的却不是肝胆,而是半卷《水浒传》里最要命的“生辰纲交割单”。
一、劫富济贫的算盘
晁盖盯着吴用画在石板上的《七星聚义图》,手指在“黄泥岗”三字上摩出火星。白日鼠白胜拎着酒葫芦晃过来:“保正哥哥,劫那十万贯生辰纲,咱们得按《九章算术》分账——杨志押送的人头费占三成,沿途官吏的抽水分两成,剩下五成……”话音未落,阮小七的渔叉已钉在石板上:“七哥我只要三船鲥鱼,给石碣村的娃娃们换冬衣!”
这场景暗合《史记·货殖列传》说的“贪贾三之,廉贾五之”,可梁山的算法更野——他们劫的是贪官,分的却是天道。就像郓城茶馆的说书人唱的:“七星聚义黄泥岗,算盘打得比雷响。劫来金银过秤称,三成买路七成粮。”
二、水泊里的黑市
朱贵的酒店挂着“三碗不过冈”的酒旗,地窖里却堆满盖着各州官印的空账册。某日扑天雕李应来销赃,指着账册问:“这些破纸能值几个钱?”朱贵笑着翻开一页,指间突然多了枚户部侍郎的私印:“哥哥不知,这册子上少盖个印,大名府的军粮就能走咱们的漕船。”
这手笔比《孙子兵法》的“偷梁换柱”更精妙。正如旱地忽律朱贵对时迁说的:“官家的印把子,在咱们这儿就是活字印刷——今日刻蔡京,明日雕童贯,后日换个‘替天行道’的闲章,保管漕粮变义粮!”
三、替天行道的利息
宋江在忠义堂上焚香盟誓时,案头摆的不是《春秋》,而是本描金账簿。鲁智深凑近一看,见“花和尚”名下记着:桃花山借粮五百石,年息两分,秋后以青州军械抵偿。“好个宋公明!”他抚掌大笑,“你这账簿,倒比五台山的功德簿还灵验!”
原来梁山泊早把《周礼》的“九赋”改成了江湖规矩:各山头按“替天行道”的功劳入股,年底分红不按金银,而是分官爵。就像吴用对卢俊义说的:“哥哥那北京城的生意,日进斗金不如梁山一张交椅——这交椅能换招安后的五品顶戴,可比放印子钱划算。”
四、招安的买卖
宿太尉的招安圣旨送到时,宋江正与李逵对弈。黑旋风一子拍在“楚河汉界”:“哥哥真要拿兄弟们的脑袋换官帽?”宋江却翻开账簿某页,指着“征方腊预计折损”栏:“朝廷要咱们打方腊,实则是让两虎相争。但你看这‘战后抚恤’项——阵亡兄弟的家属可入官田籍,这买卖不亏。”
这算计比范蠡的“旱则资舟”更狠辣。正如燕青在东京城瓦舍听来的小曲:“梁山泊里义气高,忠义堂前算盘摇。招安不是投降状,原是生意经一条。”
五、生死簿外的朱砂记
征方腊归来,鲁智深在六和寺圆寂前,将本血染的账簿交给武松。翻开泛黄的纸页,阵亡好汉的名字都用朱砂圈着,旁边细注抚恤银两。看到“张顺”名下写着“金色鲤鱼十条折银”,行者叹道:“这账簿比阎王的生死簿还重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