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冬夜飘着药香,百草厅的铜灯把白景琦的影子投在“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匾额上。他摩挲着祖传的紫铜戥子,秤盘里躺着三颗南洋血珀——这是要给宫里的珍妃治咳血的秘药。账房先生猫着腰递上账簿,他却在“血珀三钱”旁批了“冰片五两”,轻笑道:“这戥子称的是良心,可良心也得学会掺水。”
一、药秤上的三颗星
白家老号的戥子与众不同,秤杆镶着七颗银星。前三颗对应《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法”,后四颗却是白萌堂亲手刻的暗记。某日詹王府来订安宫牛黄丸,白颖轩看着方子发愁:“按古方该用天然牛黄,可如今这世道……”白景琦夺过戥子,在第四颗星上轻轻一磕,秤盘顿时倾向人工牛黄那端。
“看见这第四星没?《黄帝内经》说‘四气调神’,到了咱们这儿就是‘四星调利’。”他捻着人工牛黄的碎末,眼里闪着狡黠,“宫里要的是面子,百姓要的是里子,咱们要的,是让面子里子都姓白!”
二、暗格里的《肘后备急方》
百草厅的药材柜暗藏玄机。拉开“当归”屉,里头竟叠着几本发黄的《肘后备急方》,书页间夹着各王府的脉案。某日董大兴来查假药,白景琦随手抽出本脉案:“这是恭亲王福晋的消渴症方子,您要查的‘假药’,可都在这儿记着呢!”
这招“以真掩假”让董大兴碰了软钉子。当晚,白景琦教伙计们:“葛洪写《肘后方》是为救急,咱们改方子是为救命——把贵细药换成平价货,穷人的命就不是命?”柜台上那杆戥子微微颤动,仿佛在称量这话的斤两。
三、荷叶包着的交情
白景琦最绝的是“荷叶方”。有次韩荣发来讹诈,他包了包荷叶递给对方:“这是西域龙脑香,专治心火旺盛。”韩荣发回家打开,见荷叶上写着《伤寒论》条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里头却裹着张银票。后来这招被江湖人称作“药包银子心包事”。
正如他对杨九红说的:“《本草纲目》里说荷叶‘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我看还能‘生发交情,裨助黑白’。”这话传到市井,成了药行切口——凡说“来斤荷叶”的,都是要谈见不得光的交易。
四、汤头歌里的密语
百草厅的煎药房终年飘着汤头歌,可细听词句却不对劲:“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唱到“半夏”时,伙计突然改调:“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送货时。”
原来这是给地下党送药的暗号。白景琦把盘尼西林混在六君子汤里,药方上“茯苓三钱”实指西林三支。某日特务来查,他当面抓药:“《雷公炮炙论》说‘茯苓忌醋’,老总您胃酸过多,这药可不能沾醋。”说着把药包浸入陈醋,西林瞬间失效。特务走后,他叹道:“张仲景要知道咱这么用《伤寒论》,非得从坟里爬出来骂街!”
五、蜡丸里的银票
白家往宫里送药,总在蜡丸里藏玄机。有次给李莲英送再造丸,蜡衣上雕着“万寿无疆”,里头却裹着汇丰银行的汇票。李太监捏碎蜡丸时,白景琦念起《药性赋》:“蜡丸其用有三:固药气不至走泄,封银票不至露白,护良心不至……”话没说完,李莲英尖笑打断:“好个白七爷!您这手可比太医院的方子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