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堪破三千世相> 第9章 戏班龙套衣渐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戏班龙套衣渐宽(1 / 2)

"十年翻跟未抬头,彩声皆是名角收。

班主笑夸根基稳,谁见皱纹刻额沟。"

梨园深处的影子

元至正年间,大都城勾栏瓦舍的戏台上,总晃着几个灰扑扑的身影。武生杨三郎扎着褪色的靠旗,在《汉宫秋》里扮匈奴兵,十年间已翻烂七双快靴。班主赵金斗捋着黄铜烟杆夸道:"三郎这跟头,翻得比真马还利索!"可转头就给新来的旦角添了件苏绣戏服——那衣角缀的珍珠,够买杨三郎三百个空心跟头。

昨夜演《单刀会》,杨三郎连翻十八个旋子救场。关羽捋髯喝彩时,赵班主正对票友吹嘘:"我这戏班根基,全在这些踏实龙套..."台侧铜锣嗡鸣,盖过了杨三郎膝盖的咯吱声。

戏箱里的千年局

《礼记·乐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可梨园的规矩另有乾坤:杨三郎每翻百个跟头记"勤功点",点满千点可扮有名字的配角。可十五年过去,吕布的方天画戟始终握在赵班主外甥手中——那后生连鹞子翻身都摔跤,却因在宴席上背了段《西厢记》,被赞"深得曲中三昧"。

这困局暗合《盐铁论》所言:"倡优拙技而获宠,壮士绝艺而见弃。"某日演《窦娥冤》,杨三郎替武生挡了跌落的灯架。赵班主拍着他淤青的肩叹:"真乃戏班梁柱!"赏的却是半坛掺水烧刀子——那酒坛的泥封,早被克扣的赏钱顶破。

油彩下的血汗纹

腊月封箱夜,杨三郎就着残烛补戏服。针脚穿过磨薄的靠肚时,他听见赵班主对账房说:"这些老龙套,断不能让他们学唱念..."褪色的靠旗上,汗渍与油彩层层交叠,像极了敦煌壁画里斑驳的飞天。

元宵演《长生殿》,杨三郎"失手"撞倒烛台。火舌舔着幕布时,他纵身跃起连翻九个云里翻,扬旗扑灭火星。喝彩声中,赵班主当众赏他红绸带,却不知那绸子是杨贵妃戏服上拆的边角料——金线早已抽尽,徒留几缕残丝。

破旗裂靠开新腔

《鬼谷子》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杨三郎开始"笨拙"地撞倒道具,却在赵班主怒骂前解说:"此乃效法'失手成巧'之古法!"说着故意摔碎茶碗,瓷片飞溅竟成"满地星"新噱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