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嘎!
伴随骑兵最后一个进入城池,沉重的城门关闭。
城墙上立刻响起阵阵高呼。
“汉军威武!!”
北海城头如沸!
“速速随本官前去迎接将士!”
孔融带队朝城下快步冲去。
城外,管亥和黄巾大军僵在原地。
他们望向鼎沸的城头,一道阴霾在黄巾大军中浮现而起。
笼罩所有人的心,使得他们的信心遭受史无前例的打击。
良久。
回过神来的管亥下令道:
“传令下去,全军休整。”
“另外,派出斥候四处巡查。”
“扩大搜索范围。”
“绝不能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凡有官军前来驰援,无论一支军队还是一个人。”
“都要速速回报!”
“如果有人没有及时禀报,直接军法从事!”
极其严厉的军令传达下去,让黄巾大军每个人都感受到来自渠帅的暴怒。
北海城内,刚刚走下城墙楼梯的孔融便快步冲去。
“壮士尊姓大名?”
“来自何处?”
边跑边行礼的他,把自己内心的激动展现到淋漓尽致。
翻身下马,浑身染血的骑兵手持长枪回礼:
“草民东莱太史慈,太史子义。”
“之前孔郡守对草民母亲多有照应。”
“某返乡后听闻黄巾作乱包围北海。”
“便单枪匹马前来驰援。”
“原来是太史子义!”跑到近前的孔融上下仔细观瞧。
对方八尺身高,肩宽体阔,开口便是青州乡音,让他极富好感。
“若是北海城早有子义在,怎会轮到区区叛贼耀武扬威?”
太史慈不置可否,他指向一旁同样浑身浴血的一百多号官兵说道:
“请郡守先安排这些士卒。”
“他们为北海而战,此时应受厚待。”
“对对对。”孔融连连点头道:
“来人!”
“立刻扶这些官兵下去休息!”
“官府提供酒肉,让士卒们饱餐一顿,好生休整!”
太史慈观察北海郡守的各项表现。
很明显轻视普通士卒的付出。
这让出身同样不高的他心生隔阂。
虽然如此,援母情谊却不能不还。
身为青州大汉,别人敬他一尺,他必还一丈。
“郡守。”
他开口询问:
“北海城中尚有多少兵力?”
“粮食又能撑多长时间?”
孔融苦涩道:“不瞒子义,北海乃是内陆之城,平日里根本没有多少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