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突然调出一段量子加密视频,画面中是星宁集团的科研团队在火星建造"生态方舟"。超导体穹顶下,地球濒危物种的基因库正在低温中封存,量子计算机实时演算着物种复苏方案。"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她将视频投射到会议室的每一面墙壁,"我提议启动'文明灯塔'计划——向A国和岛国开放部分量子环保技术,但必须接受国际监督。"
堂姐沈清婉立即调出金融方案:"可以采用技术入股模式,用我们的量子净化装置换取他们的碳排放权。"她展示的区块链合同上,每台设备的运行数据都将实时上传至全球监测网络,"这样既能推动环保,又能让他们看到科技合作的红利。"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敲定了详细计划。当沈知意走出会议室时,地下88层的量子走廊亮起指引灯光。智能终端弹出最新消息:A国某环保组织通过暗网发来合作请求,他们的成员在目睹华夏治理雾霾的量子除尘技术后,开始自发抵制本国政府的污染政策。
与此同时,在火星长安市,沈正川启动了量子生态屏障的首次测试。超导体网格在大气层外展开,将太阳风暴的高能粒子转化为电能。地面上,新培育的火星植物在量子光照下疯狂生长,这些经过基因编辑的植被,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释放适合人类呼吸的氧气。
回到地面,沈知意站在量子花园中,看着纳米玫瑰在超导微风中轻轻摇曳。智能系统显示,全球已有76个国家申请加入"文明灯塔"计划,而A国和岛国仍在犹豫。她知道,这场关于文明存续的博弈,不是零和游戏——当科技真正服务于全人类,所谓的"落后"与"领先",终将成为推动共同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