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7月22日,火星长安市的量子通讯中心泛起层层涟漪,沈知意的全息投影出现在韩雪的智能终端前。彼时韩雪正在地球上海的量子实验室调试设备,淡蓝色的实验服在超导冷光下泛着微光,听到熟悉的呼唤,她抬头时眼中满是惊喜。
“韩雪姐姐,快来火星!伍号别墅还有6000平的空间,就等你来填满。”沈知意的声音带着雀跃,身后的全息屏幕切换成别墅的3D模型,超导体穹顶折射着火星特有的橘红色阳光,“这里的太空电梯升级到量子传输模式,从地球到火星只需十分钟!”
韩雪微微一愣,手中的量子检测仪差点滑落:“十分钟?这怎么可能?”她调出航天数据,传统的星际航行至少需要数月,即使采用最先进的量子推进器,也需数周时间。
沈知意神秘一笑,轻点桌面调出技术参数:“这是华夏最新研发的‘星门’量子传输系统。在地球同步轨道和火星轨道分别部署量子纠缠基站,通过构建微型虫洞,将空间距离压缩至量子尺度。你想象一下,就像把一张巨大的地图折叠起来,起点和终点瞬间重合。”智能系统立即播放演示动画,璀璨的量子光束划破星际,如同连接天地的虹桥。
韩雪心动不已,但仍有些顾虑:“可是我的研究......”话未说完,沈知意已将火星科研园的资料推送到她面前。画面中,超导体实验室配备着全球最顶尖的量子对撞机,纳米级的精密仪器在零重力环境下悬浮,智能机械臂能根据科研需求自动调整实验参数。“星宁集团在火星设立了联合实验室,”沈知意说,“你的量子生物研究在这里能获得十倍的算力支持,而且还有来自地球、火星,甚至A国新移民的科研团队可以合作。”
当天下午,韩雪便踏上了前往太空电梯发射站的旅程。在上海浦东的量子航天港,巨大的超导发射塔直插云霄,表面流转的量子纹路如同活物般呼吸。进入电梯舱后,她感受到轻微的失重感,舱内的超导体座椅自动贴合身体曲线,脑机接口传来温和的提示音:“正在建立量子纠缠连接,请保持放松。”
十分钟后,电梯舱平稳降落在火星的“天穹港”。沈知意早已等候在出站口,身旁是两辆炫酷的量子超跑。“欢迎来到火星!”沈知意笑着递过一副量子眼镜,戴上的瞬间,韩雪的视野中弹出各种实时信息:空气含氧量、温度湿度、周边建筑介绍......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浮在空中的虚拟导航,如同流动的星轨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