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质疑声并未平息。地球A国代表起身质问:“既然外星文明真实存在,为何我们从未直接接触?”我轻笑一声,调出一段尘封的影像——2035年,新伊甸首次接收到来自半人马座的脉冲信号,内容只有一句话:“当你们停止内耗,我们自会相见。”“宇宙是座黑暗森林,”我望向会场的每一双眼睛,“而人类尚未通过文明的成人礼。”
为了打破信任壁垒,沈舒的游戏团队连夜上线《文明真相》VR解密游戏。玩家将扮演星际侦探,在虚拟世界中拼凑外星文明存在的证据:破解月球背面的神秘基地密码、解读木卫二冰层下的古老文字、甚至亲历新伊甸发现黑色石碑的全过程。当游戏中的隐藏结局揭示“人类文明本就是高等外星文明的实验品”时,全球玩家陷入集体沉默。
5月11日凌晨,转机出现。某匿名外星文明在星际网络发布声明:“我们观察地球文明千年,新伊甸的出现让我们看到希望。若人类能在百年内实现全球无战争、无贫富差距,我们将现身交流。”这份声明附带的科技资料,瞬间让地球的能源研究突破瓶颈。
通讯器震动,沈宁发来数据:“姐,‘外星文明虚无论’支持者下降83%,但新的讨论出现了——人类是否应该接受外星文明的‘考核’?”我望向书房窗外的星空,反重力飞艇拖着光轨划过夜幕,突然想起太爷爷怀表背面的刻字:“真相或许会迟到,但文明的脚步永远向前。”
寒风掠过书房的量子防护罩,带来远处星际清北大学的夜读声。我知道,这场关于外星文明的争论,不过是人类文明成长路上的一次阵痛。当我们不再执着于真假的表象,而是真正思考如何让文明走向更高维度,或许,答案自会在星辰深处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