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讲呗,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
沈淮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沈杨听了之后心情澎湃不已,恨不得明天也要去考个举人回来。
直到下车,沈杨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沈继业和沈淮回到家的时候,沈月和沈杏已经在摆桌上菜了。
由于散学晚三四刻钟回来,喂鸡的任务,已经被黄氏分担。
沈淮洗了手就能上桌。
饭吃到一半,沈继业说了沈杨外公的事。
“方才去买肉,路过谢氏医馆的时候碰到继亮了,沈杨外公小腿骨折,郎中已经给他正了骨,说是要休养两三个月才能下地干活。”
“没什么大碍就好。”林氏边吃边说,“过两天就是集日,你们去江湾村拉客的时候,顺道去看一眼吧。”
都是拐着弯的亲戚,知道了不露面说不过去。
沈七刀想了想,“到时候让老二去吧,我送三郎去学堂。”
沈继业点点头,“行,到时候我拐弯过去看看。”
沈淮信里惦记后山的桐油果,问道,“爷爷,桐油果准备摘完了吗?”
“快的话,明天就能摘完了,最后那几棵,果子长的太松散了,不好打下来。”
沈七刀给沈淮夹了块鸡蛋,“原本我还想着,忙完了就把桐苗移栽到后山去,可是还要晒藿香,估计得等到明年开春去咯。”
毕竟还要种油菜,腾不出时间。
“爷爷,一年生的桐苗长的都没我高呢,就不能等它长高一点了在移吗?”沈淮语气透着天真,“我觉得,一年的苗肯定没两年的苗懂事。”
后面那句,直接把大家都逗笑了。
沈七刀哈哈大笑,“你小子就是歪理多。”
“我倒是觉得三郎说的有道理。”林氏颇为赞同的点点头,“一年苗和两年苗,都不结果,两年苗根须肯定比一年苗的茂盛,根须多了才容易养活。”
根须多容易养活这话,沈七刀赞同,“先看看情况吧,若是来年开春没空移植,就先在树苗后方开出两亩地用来育苗。
果林两侧,也要找个时间开发出来。
今年多挑选些好的种子,育苗越多越好,若是成活的多,就能种的多,到时候也能挣的更多。”
这个提议,无人反对。
沈淮也赞同。
苗子多,种活的几率就越高。
这年头,没有专门的农药和肥料,果树生病了只能干着急,只能不停的种,能存活多少算多少。
沈家忙了几天,终于将桐油果晾晒完毕。
沈继业和沈七刀要赶牛车拉桐油果去县城卖,出发前一晚,沈继业找到沈继亮,让他帮忙接送沈淮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