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买《论语》。”似乎想起了什么,沈淮说道,“听说四书五经有官制版和手抄版的,官制版的比较贵,手抄版的相对便宜一点。
爷爷,明天你先问问价格,若是价格相差不大,买官制版的比较好。”
官制版纸质好,校对严谨。
手抄版的纸质一般,而且容易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
沈七刀‘嗯’了一声,接着又问,“要不要给你换块砚台。”
沈淮摇摇头。
这时,门被推开。
林氏和沈月沈杏从外面进来。
“奶奶,大姐二姐,你们去哪里了?”沈淮见她们回来,立即问道。
林氏坐了过来,“去四房做魂幡,明天还要做纸扎(纸人、纸马、纸房),后天让你沈江哥送去林府。”
沈淮有点好奇魂幡长什么样。
是不是像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招魂幡,但又不敢问,怕冒犯了。
“娘,你们吃过了吗?”黄氏问。
“吃过咯,沈杨娘炖的干笋。”
几人一边烤火一边聊家常。
第二天,沈七刀把沈淮和沈杨送到学堂之后,特意拐去驿站打探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再拐去李记书肆。
晚上吃饭的时候,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说出来。
“驿站的小哥说,捎信去县城,收价六文,送到再收三文,快的话,当天就能送到,慢的话六七天,因为他们也不是天天跑县城。”
这个沈淮理解。
乡镇驿站闲时多忙时少,不然也不会明目张胆的接私活。
不像城里的大驿站,整天忙碌。
捎东西还得靠关系。
“那爷爷,书籍呢?《论语》什么价?”
林氏和黄氏不由得看了过来。
“很贵,而且分上下两册。”沈七刀的声音不自觉的拔高,“官制版的要八两,手抄版的要六两。”
沈淮不禁瞪大了双眼,“这么贵?”
他都担心,买完四书五经,家里直接喝西北风了。
“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若是府学特编版的更贵,没个十几两拿不下来。”沈七刀当时也被吓了一跳,“怪不得夫子叫我们提前攒钱呢。”
黄氏和林氏听到这个价格,吓得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