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
看起来有点中二的行为,却感染着其他人的情绪。
几个小伙伴们纷纷拍手叫好。
六月初六,院试开启。
出发前,沈淮五人聚在院子中央,大声朗诵‘惊鸿十三枪’的台词,然后提着考篮,斗志昂扬的出发考场。
搜检的时候,衙役看到沈淮篮中的符牌、桃木剑,十分无语。
沈淮假装看不见小哥的表情,全程保持微笑,配合检查,然后拿着考牌进入考场。
考场依旧是府试时的模样,只是座位号重新打乱了。
沈淮的位置,依旧在中间。
距离臭号很远,但是中间的位置,不通风,空气十分闷热。
六月的天,真的很热。
刚找到自己的考棚就出了一身汗。
沈淮把东西放好,便坐下来静心。
院试是省级考试,主考官是学政,知府、通判、府学教谕协助,场内监督巡逻的衙役变成了士兵,领队是一位千户。
那些士兵,肃沉着一张脸,气势强大,一看就是见过血的。
尤其是那位千户,虎眸带着杀气。
所过之处,惊得考生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考场内的氛围,变得肃穆起来。
那些考生坐在位置上,老老实实,压根不敢往旁边多看一眼,生怕被千户那双犀利的眼睛盯上。
院试一共考两场。
第一场为正试,过线了才能继续考第二场。
考试内容跟府试差不多,经帖一题,默义一题,五经文一题,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填空题和默写题,对沈淮来说,不难。
他看过题目后,就先把这两题的答案给写了。
五经题:“命者,令也;征者,证也”
这是一道短截,出自《尚书》。
“命者,令也”,这里的命,通常是指命令、使命;而‘令’,可以理解为上级对下级,有权者对受管辖者的一种指示或任务,具有强制性。
比如帝王的诏令,将军的军令,都是‘命’的具体表现,受‘令’者必须服从。
“征者,证也”,‘征’有出征、征伐、征收之意,而‘证’则需要有正当的理由和依据,作为‘征’的依据,‘征’要有‘证’,在征税、征调劳役方面也需要相应的规定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