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是原则问题,自己只是知县而已。
到时候被人参上一本,怕是要出事。
许青没有说话,而是掏出了一封信:“看看?”
片刻之后,孙承宗将信收了起来:“既然陛下让我帮你,那没问题!”
他嘴角又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声。
因为他总是感觉皇帝和许青在做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事,甚至很多事都是在他们的计划之中。
“很好,那便麻烦孙老了!”
“忠君之事而已!”
许青笑了笑:“练兵的事我一概不管,您老的本事晚辈相信,银子不够派人去商行里拿。”
“我的兵只有一个条件,忠诚!”
“忠于大明,也忠于我!”
孙承宗点头,凭许青做的事,想要在常宁县招到足够忠诚的兵卒不难。
同时对方要求忠于大明,也正好符合他的心意。
“那军饷多少?”
许青想了想:“非战事的时候,一个月二两银子吧!”
“什么?”
孙承宗猛地站了起来。
不是二两银子太低了,而是高了。
如今大明的兵卒一年下来,算上下发的粮食和各种物资,折合下来也才四五两银子。
而这还是理想的情况。
但实际是大明的财政紧缺,经常拖欠军饷,甚至数年不发。
就算发下来了,经过层层盘剥就连四五两银子都没有了。
也因此导致大明大部分军队战力拉胯。
并且有些官兵为了活下去,不是逃了,就是想办法增加收入。
贪腐、剥削百姓、杀良冒功等情况时有发生。
“当真二两银子?”
“当然!”
许青斩钉截铁的道:“在常宁县算是非战时,一旦离开常宁县就算是战时,战时的军饷提高一倍。”
孙承宗闻言眼睛越来越亮,他从未打过如此富裕的仗。
这待遇在历史上或许有超过的,但是在当今的大明堪称独一份。
“不过,我对这支军队的要求很严苛的!”
“你请说!”
孙承宗没有丝毫意外,人家这种待遇要求严苛点才是正常的。
“纪律!”
“我的军队里不允许出现烧杀掳掠的现象,更不允许出现欺辱百姓、杀良冒功的情况。”
接着许青提了不少要求,孙承宗都一一点头。
因为许青的要求并不如何苛刻,他往常的兵都是不允许这些事发生的。
“好了,我的要求提完了!”
一千兵,如果只算军饷一个月也才两千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