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极还在收费,并且在本子上记录着。
忽然有人自村子之外匆匆跑来。
脸上是压抑不住的震惊与狂喜,还有着那么一丝不敢置信。
手中高举着一份报纸:
“乡亲们,喜事……大喜事啊!”
“王二狗,你这是干嘛?你家婆娘又生了?”
“不会吧?他婆娘上次生,也没见他这么开心啊!”
“他拿着报纸,莫非是报纸上有什么好事?”
王二狗快步跑到众人跟前,上气不接下气。
就连张之极也看了过来,不知道什么事值得这么开心。
反倒是直播间的观众已经知道了。
【刚从其他直播间过来,我已经知道什么事了。】
【要不要给大家伙剧透一下?】
【滚啊!】
王老头看向王二狗:“二狗,什么事啊?这么激动?”
“仙种……仙种……”
王二狗累得口齿不清,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索性直接将报纸给了乡亲们,并指着其中一段文章。
这报纸属于他们村子一起买的,每个月月初凑钱,买回来就一起看。
不但能识字,还能了解各处的大事。
甚至还能在上面看到招工信息与物美价廉的商品广告,甚至还有各种原材料的需求。
乡亲们接过报纸,磕磕碰碰地看了起来。
往往一个人是看不懂的,但几人合力之下,相互交流终于是看懂了。
“什么?”
“这是什么仙种?最高亩产五十石?”
“嘶……对田地要求还很低,甚至在山上都能种?”
“朝廷鼓励百姓开荒?用来种植新作物?”
“新开荒的田地,从种植的那一年开始一律三年免税?五年半税?”
上面记载了很多消息。
包括新作物的名称,还有种植方式,土质要求。
另外还有朝廷对于开荒的政策。
大明地广人稀,但为何依旧饿死很多人?
一来是因为生产力低下,二来也是良田少。
开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
除草、除石、松土、肥田等等流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更别说还有最关键的一条,那就是水源。
没有水就别想养活庄稼。
所以就注定有些地方根本不可能养活水稻和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