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略懂一些的戈尔隆询问起来:
“按照这位先生的说法,能满足这种要求的锅炉设备基本都是三型的,但是据我所知这种型号的锅炉报废的可不多啊。”
一听有行家来提意见了,叶列茨基也有些高兴,很快笑着回复道:
“不需要三型那么高端的,一型的就行了,我的设计不是很需要符文组的参与。”
所谓的一型和三型指的其实是一种锅炉内壁上的符文组排列组合模式。
一型就是最早的型号,那会儿刚刚发展起来的符文工程师们还习惯用着传统装备铭文的方式,将所有的符文首尾相接串联成一个整体。
这样的组合方式有着非常多的问题。
首先对于铭刻的技术难度极高,所有的符文都必须要求一口气画完不说,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但凡中间某一个符文组出问题了,后边的其他符文组也得跟着一起报废。
其次,由于所有符文组都是经过线性排列的缘故,在设计的时候每添加一个符文组都要去考虑会不会对整体的符文链造成影响。
越长的符文组在使用的时候就越容易出问题。
这就导致了早期一型的符文组大多不敢做得太长,一旦上了大型设备就必须通过多开魔力接口的方式去解决,这样一来压力又给到了设备的魔力供应端那里去了。
于是乎在问题满天飞、帝国军械部天天骂人的情况下,符文工程师们被逼着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铭刻方式:
依然是一个魔力端的接口,但是在此之后就用高魔导性的材料将输入端的魔力分流,给不同的符文组并联供给魔力。
如此一来就完美地解决了一型符文组的问题,这样成功的设计也被称为三型符文组合。
至于他们中间的二型,当初也是另辟蹊径地解决问题,但是在更加好用的三型符文组出来之后就很快被市场给淘汰掉了,现如今基本也很少见到。
本来戈尔隆过来只是想要来找叶格林谈谈的,顺带看一下他们这里的大会是怎么样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竟然会在这里遇到一样个狂妄的家伙,直言不讳地说自己的设计不需要任何符文组就能运行。
叶列茨基的说法与现存的主流观点完全相悖,以至于戈尔隆还没开口,跟着他一道过来的一位工程师就毫不客气地反驳起来:
“你在说什么大话?”
“没有符文组的支持,单凭烧煤炭那点蒸汽怎么可能驱动地了巨大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