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就既能够发挥出新兵士气高的特点,也能够利用老兵的指挥来提升队伍的组织能力。
虽然在这样的安排之下部队的组织度和基本战斗力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依旧没法绕过新兵比例过大的问题。
而且由于彻底拆散了原本的老兵的编制,这也就导致的一个更大的问题:
那就是,也刚整合完毕的革命军执行不了营连级的战术!
在场的新兵蛋子们很多连枪都是第一次摸,更别说去掌握5种以上的攻势打法了。真要让他们去玩战术目标更为复杂的营连级战术,到时候各班组之间肯定没法互相配合。
没有足够的配合就没法去完整地执行,到时候一切战术安排弄得再天花乱坠也不可能会成功,就像刚刚被他们击败的203团一样。
敌军的团长在战斗部署上没有任何亮眼之处,但同样也没什么明显的失误,最终为什么会溃败还不是因为前线的部队组织度给打没了。
之前老科恩穿插他们阵地的时候那位团长就应该注意到的:
革命军有着极强的分割包围能力,而他手下的部队却严重依赖完整的战线才能维持战力。
一旦战线被全线渗透,他们引以为傲的机枪防线就会立即失去作用。
没有步兵掩护的机枪阵地有着极其脆弱的侧翼,而缺乏机枪支援的步兵阵地也更加害怕高烈度的近距离战斗。
敌人的指挥是完美的,但革命军的战术更胜一筹。
“所以人总不能被尿给憋死,我们现在执行不了营连级的战术,那就把班排战术的优势给发挥到极致就行。”
斯塔林在聊到现阶段作战行动的时候比之前要更加强势了一些,他在地上画着新港区的草图说道:
“根据前方同志的侦查汇报,敌人兵分两路已经开始向梅娜区和维纳区撤退了。”
“敌582旅的203团基本被我们全歼,而201团也被我们的机甲打散了编制,不过他们当中很多人只是溃败而并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
“按照最悲观的估计,如果侧翼的敌202团接纳并重组了这支溃军,敌582旅剩余的部队应该在3600人左右,是我们现有部队的两倍。”
根据斯塔林的分析在场的人都不由地开始发愁起来,尤其是叶列茨基。
他不懂军事和战术,但是他至少懂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