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豆子的种植周期短,正好也能解决村子这里粮食紧张的问题。
难民的到来几乎是将柳湾村和白河村的人数给扩大了一倍,要不是有着陈粮的打底,大家可能都撑不到丰收的时候。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叶格林他们不仅没有像之前的管家一样抠抠搜搜的,反而表现地十分大气。
村子里所有能干得了重体力劳动的人都被动员到了北面荒地那,男人们挥舞着锄头平整土地挖石头,女人和老人们就负责把挖出来的石头给运到路边去。
小孩儿也没闲着,每天给田地里端茶送水的事情就是他们在干。
来的时候几个小娃娃挑着水桶过来,回去的时候还不忘捡几块小石头带到河边去。
能支撑得了他们这般热情劳动的是一整套公平的分配制度。
在这里饭管够、白开水管喝,生病了有主教大人亲自上门治疗。
每周的大会都会讨论工作上的问题,大家商量着制定每一小块工地的任务,分配任务的工分,最后在抓阄决定工地和小队的配属。
每个人都是最直接参与到一线劳动的,抓阄决定工地的做法也让他们对每一块工地的安排格外上心。
实在过于困难的任务就采用主动报名的形式,但是干好了的人一定会在下周的大会上收到来自大家的欢呼赞美。
多布里茨骑士长就上去过两次,他十分喜欢这样的感觉。
这种被大家认可,被大家赞美的情况谁能喜欢不起来呢?
正是因为如此,每次竞选困难任务的时候多布里茨比任何人都要积极,但可惜这一周他没抢过别人。
一天的劳作很快就结束了,多布里茨感觉自己还有很多力气没有花完,但也依旧回到了庄园这边。
此时的庄园比之他们刚来的时候要扩大了许多,围着原本石制建筑的周围建起了非常多的木头房子。
这些房屋虽然造型上略有区别,但是却排列地非常整齐。
在当初雇佣难民过来建房子的时候,叶格林就提前用河沙在地上划出了一个个小方格。
这样做既方便了木材的堆放,也利于村子内各种设施的规划。
尤其是水井和茅坑,这两个东西是需要放远一些的。
除了极力推广喝白开水之外,到处修建厕所同样也是叶格林他们的一大特色。
早在游击队时期,这两项工作就已经列入了民政集训课当中,是每一个政治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