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老家一个伟人常说的一样,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奥尔加格勒周边村落的主要矛盾就存在于两对主体之间,即庄园主和农奴、地主和佃农,而矛盾的载体就两个字:土地。
这个矛盾不仅是奥尔加格勒这一地的矛盾,同时也是整个希德罗斯大部分农民所面临的共同矛盾。
为什么叶格林一定要将希德罗斯的革命给放在广袤的乡村中去?
“因为我们要对付的是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和它所代表的生产方式,我这里再给没上过提高班的同志解释一下所谓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体。”
“不懂的可以翻一下书本,上面有解释。”
今天来参加战后总结大会的人很多,他们当中有些是上完了全部政治课的政工干部,有些是上了一部分课还没有结业的先进战士,当然也有像是铁臂波尔夫这种刚从扫盲班出来的战士。
蹲坐在奥尔加堡广场上听叶格林上课的人很多,但无一例外他们都被叶格林的话给深深吸引住了。
“我们的敌人要远比我们强大,这迫使我们必须用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才能够与他们抗衡。”
“那么这更先进的生产方式该怎么来呢?”
“根据的我的观察和想法,在生产关系那边需要我们创新探索出更少内耗、没有剥削的新关系,而生产力这边就两个东西,劳动者和劳动工具。”
“所谓的劳动工具也包含了科学技术,但是我们现在还没那个能力玩得起科学,所以就只能在劳动者这方面多下点功夫了。”
叶格林尽量将呆板的理论讲成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前排的小同志们也都拿着小本子不停地记录着他说的内容。
“现阶段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科学技术没法提升、劳动者数量没法增加,那么我们在劳动力增加这块就没有办法去做加法了,没法去提升它原本的数值。”
“那么就只能去做减法,把多余的、跟劳动没有关系东西都给它减掉,这就叫做解放劳动力。”
叶格林挥舞着手臂讲述着自己的理论,他举起了更加实在的例子。
“就好比大家以前在工厂遇到的一些老板,他们自己不干活,连管理也不会,都是交给工头和经理去干,自己只负责躺着收钱。”
“那么请问这个老板他对于劳动有什么作用,他对于工厂有什么作用?”
“答案是没有作用,因为有他没他我们照样上班、工厂照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