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看上去,有关中人的魁梧。然而,却穿着一件长衫,一副文人的装束。走到李元良面前,拱手一揖道:“李校尉,属下和盱眙人刘郎君,在青云阁没有拦截到县丞萧惠等人。刘郎君曾亲自进入密道查看,从密道遗留的痕迹来看,他们应该早一步出城了。”
厉延贞等人闻言,不由一愣。萧惠居然,真的逃走了。
这个家伙,难道说从后衙密道逃出去后,就直奔青云阁而去的。可是,观成坊当,可是有不少的民壮巡视,怎么就没有人发现。
“光远兄,说了多少次了。唤我元良即可,什么校尉不校尉的?如此生分,难道说,二郎看不上我这个武夫不成?”
面对来人,李元良表现的十分亲近。看来此人,身份同样非同一般了。
李元良说完之后,一把拉住来人,走近厉延贞道:“来,光远兄。我为你介绍,这位盱眙才俊,裴相口中的清明公子,厉延贞厉郎君。”
光远兄闻言,不由眼前一亮,上下打量一番厉延贞。拱手一揖道:“不知厉先生当面,狄光远有礼。”
“狄先生客气……呃!”
厉延贞陡然一个精灵,抬头惊愕的看着,面前的狄光远。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狄光远,就是刚刚自己,才想到过那个胖子的儿子才对。
“狄兄,令尊可是狄仁杰狄大人?”
狄光远闻言,同样感到惊讶,没有想到厉延贞,居然还知道自己的父亲。
“正是家父!”
厉延贞闻言,心中不由一动。那个胖子,虽说在上一世的电视演绎当中,有很多被神话的地方。但是,真实历史上所记载的,却也相差无几。
他曾在任大理寺丞之时,判决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却没有一人被冤。后世之中,可是将他称为,东方的福尔摩斯。
更不要说,他一生刚直不阿,知人善任,为唐王朝连连举荐德才兼备的良臣,政绩颇丰,被朝野公认为“唐祚送俊之臣”,有“北斗之南一人而已”之誉。
在武周王朝最后的时期,如果不是他,多次向武皇苦柬,中宗李显又如何能够被召回,册为太子。从而,让大唐的国祚,能够再次延续传承下去。
不说他为大唐所做的贡献,就是他为百姓,处理的那些冤狱,就令厉延贞倍感敬佩。更何况,此后他就任宁州刺史,百姓还为其,立下生词。更说明,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官。
厉延贞整理了一下衣衫,随后恭敬的,躬身向狄光远一揖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