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有人主动来投,林冲自然是十分满意的。
虽然除了许贯忠这样的高人,其他人才不缺,但只要是有本事的,那依旧是多多益善。
鲍旭带人投山,给林冲送上二三百匹战马和七八百兵源,算得上不小的功劳。
因此,林冲也十分大方,给了鲍旭一个副营指挥的职务,让其跟栾廷玉搭班。
鲍旭知晓如今梁山军制和各自承担的职责后,十分满意林冲的安排,只暂时不能赶去沂州跟栾廷玉见面,因此在预备营先来熟悉梁山步军操练流程。
如今的预备营,也是好起来了,不只是张老教头一个主官,那七个节度使也兼任了预备营教头,没课的时候,都轮流前来当值,帮着训练青壮。
有了他们加入,教头力量倍增。预备营要操练的课目,也随之增加。
不只是要练队列和简单的杀敌技巧,更是要熟悉各类兵器,演练各类战法,熟悉各类战事应对技巧等。
因此,这些预备兵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
但凡要组建新的战兵营,是可以直接拉去用的。
这为日后梁山快速扩军打下了基础,林冲自然很是满意,只不断激励几人多多出力,将预备营给打造好了,为日后自己带兵储备人才。
几人一听,顿时喜出望外,于是纷纷擦亮眼睛,寻找可塑之才,带出来之后,以好留为己用。
林冲对此并不反对,反正这些人培养出来,都是为梁山征战,无论是谁指挥,只要战果不错,都没关系。
鲍旭本是个大老粗,这番进了这专业化的军事营地,自然是大开眼界,跟着几个节度使好好的学了一番领兵作战的方法。
他自觉来得太晚,怕跟不上其他将领节奏,因此十分用功,现学现用,很快便摸到了一些门路,如鱼得水起来。
这天,朱贵的湖南酒店,又接到两个仓皇来投的男子,与鲍旭不同的是,这二人看上去要秀气温和得多,不像有武艺在身的,一个有文士风度,一个具匠作气息。
朱贵好奇打问来历,原来二人都是济州人士,属于近在咫尺的本地人家。
左边这个名唤萧让,头戴乌纱帽,身穿白罗襕,气质儒雅,胸藏锦绣,果然好个人才。
右边这个叫作金大坚,眉目不凡,资质秀丽,亦有几分文雅气质,绝非等闲。
朱贵听他二人自报名号,又见了他们气质果然不凡,顿时笑道:“原来是圣手书生和玉臂匠,久仰大名,有失远迎,还望莫怪。”
二人听朱贵竟然知道他们名号,都是十分意外。萧让道:“冒昧请教朱头领,我二人既非江湖中人,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如何知道在下二人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