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上千亩的盐田,明晃晃的海水在阳光照耀下,十分晃眼。
海风吹来,又是无数波光,粼粼荡漾。
从前至后,卤水浓稠度层层变化,到得最后的结晶池,便是大片白花花的海盐。
三千余人的晒盐队伍,正散布在盐池周围,冲洗海盐,转运晾晒。
又有人陆续将晒干的海盐,运到后方仓库里,进行打包或精细加工,一切都有条不紊运转,忙碌得热火朝天。
林冲看着这些白花花的海盐,就如见到无数白花花的银子,眼中放光,心中有底。
如今梁山财源,已经实现了多条腿走路。
这食盐,就是其中大头。
除了海盐外,还在青州、潍州、密州、兖州、东平府等地开采井盐,其中,东平府的奉符县,井盐储量最为丰富,矿区面积达五万五千亩,储量粗略估计六七十亿吨,品质极好,易于水溶开采,是梁山重点采集的对象。
其实到目前为止,梁山内部供应的食盐,都是以井盐、岩盐为主。
而登州生产的海盐,则是往东、往北售卖。
当然,往北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那便是辽盐。
辽国人也掌握了晒制海盐的技巧,大量食盐向南倾销,严重威胁大宋境内盐业,因此,林冲要借此机会,将辽盐驱逐出境。
所倚仗的,就是登州海盐的大量投产,品质更好,价格更低。
所以,他才如此看重邹渊、邹润叔侄二人的晒盐场。
此前不知道其中艰辛,因此心中有愧,所以立即给他们优待,还记下功劳,都是有的放矢之举。
林冲一众人在邹渊叔侄带领下,视察了盐田、盐池,又进入仓房,查看了海盐打包和精加工等生产流程,然后才心满意足到二人住所吃酒。
虽然没了透瓶香和伏虎醉,但林冲对二人这番作为很是欣赏,并不挑口,就着劣酒,与叔侄二人畅饮。
酒过三巡,气氛热烈。邹渊趁机将手底下几个得力管事唤来,向林冲等人敬酒,通报自己姓名和所担任职务。
林冲知道邹渊心思,是要让这些人在自己面前露脸,引起重视,日后要进行人事调动时,也占个先机。
对于用心做事的人,林冲自然不会亏待,因此好好的夸奖了一番几人,命他们只管用心做事,日后自不会亏待他们付出。
几人第一次见大寨主,便得到夸赞,自是喜得眉飞色舞,对邹渊、邹润也是感激不尽。
众人正快活吃酒时,焦挺急匆匆赶来求见。
林冲见焦挺前来,忙问发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