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送走了阮小七、杨志、吕师囊等人,回头将阮小七送来的高丽俘虏,都交付陶宗旺、邹渊调拨使用。
剩下一部分,又零零散散拆分到造船厂和商务司。
扈成和杜兴也作了分工,由扈成负责梁山泊一切商事,主持南来北往生意。
杜兴则赶来登州城,在登州建立分部,主要对接沿海商事,基本就是发卖登州晒盐场产出的食盐,专卖李俊等人从江南运来的茶叶、瓷器、粮食、丝绸、布匹等物。
当然,织造局的制作的成衣,也顺便捎带上了。
商队主要是走海路,陆上则是次要。
于是,登州作为中转站,将南边的货物囤积,根据北方需求,再转卖北去。
北地收购的货物,也运到登州,或加工后出卖,或直接贩卖原料,悉数拉去南方,甚至是出海。
一来一往,这条商路便迅速发展壮大。
又有水军护航,自然更加稳妥。
呼延庆和张顺北上,他便将商队安排随行,形成了以水军开道的强大保障。
呼延庆和张顺因着要跟那耶律宁做交易,自然是全力支持商务司的事务,因此这条线,也就顺利打通。
那耶律宁因着辽国朝廷无暇顾及他们水军,断了粮饷,只在苦苦挣扎,日日有军士逃走,他正焦头烂额,想方设法保住水军建制时,呼延庆二人找上他,说知目的,他顿时喜出望外,只觉遇到救星。
因此他丝毫没有迟疑,立即与梁山达成合作,不仅在中京道大肆收购药材、皮毛、战马等物,悉数发卖给梁山商务司,还不时率领船队北上,趁金人不备,上岸劫掠一番,又迅速退走。
所得货物、人口,也都转手卖给梁山。
一来一去,他不仅稳住了军心,保住了水军建制,还大发横财,混得风生水起。
梁山从中获利更多,尤其能买得大量战马,林冲别提多开心了。
这种双赢的局面,自然被双方全力维持,沿海私商,也就被他们给打击收编,将这条财路牢牢抓在手里。
而南边沿海,有李俊、成贵几营水军护航,商务司的船队,更加安全,贸易也十分顺利,获利更是丰厚。
到了如今,梁山虽然大肆发展,扩充军队,霸占地盘,接收百姓,但财政一点也不紧张,反而处处都有盈余。
只是随着梁山地盘扩大,防线拉长,北上南下,东奔西走传递消息的情报人员,变得十分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