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本就是心思机巧之人,得知萧选领兵前来,虽然只有五千,但也没有上头,不跟他在陆地上交手,迅速撤退到海上。
萧选以为张顺是怕了自己,不敢再侵犯辽国州县,因此十分得意,以救世主的身份,巡视各州县,安抚军民,刷一波民望。
不料张顺这边,立刻兵分三路,他自领一路,依旧是盯着燕京北面州县袭扰,命张横、党世雄各领一队水军,沿海北上,继续袭扰后方。
其中,党世雄还承担与耶律宁水军继续合作的事宜,从辽国腹地不断收购马匹、药材、牛羊、皮革等物,充实军需,继续给这个被断了军饷的辽国水师统领输送利益,让他逐渐增长野心和贪欲,不再对辽国有归属感。
事实证明,耶律宁果然如他们所料,正忙着和安北大都护府将生意做得热火朝天,赚了个钵满盆满,哪还顾得上辽国两面受敌,狼狈不堪。
所以萧选在被张顺三路兵马搅扰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时,终于想起了耶律宁这位水师统领,急忙打听其消息,才知道人家根本不在乎这事。
萧选并不死心,写了亲笔信,命心腹手下备了厚礼,送去求见耶律宁,希望他能出兵,驱逐张顺水军,不让他们靠岸,祸害燕京后方。
耶律宁这边,正与党世雄交割一批货物,又大赚了一笔,心情不错。
闻之萧选派来人马,倒也没有为难,接见了他们。
得知是来求援的,耶律宁顿时提出条件,让萧选给他补上此前朝廷拖欠的军饷和因为欠饷而逃离的官兵,然后保证不追击他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就可以考虑出兵阻击张顺。
这些信使如何能做主,只好将耶律宁的诉求回报萧选。
萧选知道后,顿时破口大骂道:“这个混账,这不是落井下石,卖国求荣么!”
信使无言以对,只问他该如何应对。
萧选也做不了主,毕竟事关重大。
先不说不追究耶律宁罪过这事,就是给他补其饷银和人马,莫说是自己无能为力,南京留守也没办法满足。
毕竟那是大笔钱粮,又是如此关键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拨付。
人马就更别说了,燕京都捉襟见肘,哪里还有人能补充给他!
所以,这事根本没得商量,因此,萧选也没有上报燕京,免得给耶律大石和萧干增加负担。
至于守护眼睛后方的林木和粮食,他也只能做选择。
于是,他将重心放在成片的庄稼地里,将各州县兵马和青州都组织起来,一起保卫粮田,不让张顺大军给渔翁得利。
至于树木,只能让张顺砍伐了去,算是不是办法的办法。
因为麦子还不熟,张顺也不着急,只从容不迫的实行宗泽定下的计划,牵制萧选,交易耶律宁,充实工程器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