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干被杨志、孙立扰得怒不可遏,又见安北军始终没有急于攻城,认为对方其实在虚张声势,战斗力其实也就那样,自然不是勇猛善战的辽军对手。
或许比宋军强一些,但一向软弱的南人,能出得了什么精兵强将,此前打下宋国许多州府,不过是因为宋军更差劲罢了。
尤其是见杨志和孙立仗着有点箭术,就来耀武扬威,小人得志模样,必定是色厉内荏。
而此前涿州被攻陷,纯属是守军力量不足,安北军算是算是捡了个便宜,真以为大辽将士是那么好对付的?
萧干对自己的实力很自信,对手下兵马的战斗力也很是看好。
毕竟此前安北军就攻打燕京多时,并未取得丝毫进展,也没觉得对方多厉害。
他此前就想出战安北军了,只是众人都持保守意见,不让他冒险。
所以他也不能违背众人意愿,强行出击宗泽大军。
如今轮到他独自迎战一军,那么如何作战,就是自己说了算。
所以,他很想试试对方真实水准,才决定出城斗上一场,不行再说。
见他要冒险,几名副将都急了,纷纷劝阻不可。
萧干是个艺高胆大之人,对此并未听进去,坚持要出战。
几名副将无奈,只好退而求其次,让他在城上坐镇指挥,由他们领兵出战。
萧干却摇头道:“贼军既然既然这般放肆,就不能再助长他们的气焰,你们谁有毕胜把握,就请出战。
若是不敢保证,就别拦着本将军,本将军今日,必定要杀他几员大将,以振军威,以摄敌胆!”
众将闻言,知道劝不住了,于是只好听命。
萧干也不是无脑之人,对于出城交战的后果,心中早就有数。
于是,他命两名副将留守城头,他自带几名将领,领马军两千、步军三千出城交战。
马军用来冲锋陷阵,或迂回作战。
步军则在城下列阵,主要是防守吊桥前面空地,万一他不敌,便接应马军回城,阻止安北军抢夺吊桥。
凭着他的本事和马军能耐,他并不担心安北军能越过他们抢占吊桥,接近城门。
所以,他才敢出城一战。
对方实力不详,若是赌对了,斩将夺旗,挥军掩杀过去,以南人那胆小懦弱的德行,到时候说不得落荒而逃,互相践踏,不用他们如何用力,对方就得丢盔弃甲,一举溃败。
毕竟,以前可是有此先例的,辽军也多次以少胜多,打得宋军仓皇难逃,再无力窥探燕京。
如今这种光荣的事情被自己遇上了,说什么也不能比先辈差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