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得知大理国使者请辞,顿时明白对方这是要趋利避害,虽然理解,但不支持。
毕竟他刚给了大理国不少好处,如今他这里遭遇险情,作为属国的大理,有义务出兵相助。
于是,他命礼部留下李紫琮、李伯祥二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来说服二人,向段和誉说知实情,请求派兵相助。
而他这里也顺势派出使者,随他们前去出使大理国,求请援军,剿灭叛贼,匡扶社稷。
二人无奈,只好答应下来,带着宋廷使者,赶回大理。
这其实是很丢人的事情,别人刚被他册封,还未享受到拜了宗主国的好处,便要派兵来协助他剿灭反贼。
这让大理国君臣怎么想,是不是要后悔认了他当宗主国君,会不会因此看不起他?
但是病急乱投医的赵佶,已经顾不得这许多了。
只要能灭了四大反贼,匡扶江山社稷,丢脸就丢脸吧,总比亡国要强。
因此,他才厚着脸皮派出使者,求取援兵。
当然,求取援兵需要时间,当务之急,他确实也顾不得与辽军一起合攻燕京的林冲,立刻下令,让种师道带西军、宋江带游骑军南下,护卫汴京。
毕竟他城中不足十万守军,若是两人不前来勤王,他根本没把握守住汴京。
东进的种师道、北上的宋江还未抵达燕京,就不得不掉头南下,直逼田虎后方。
这让田虎顿时慌了手脚,不敢继续进兵,只好驻扎城内防守。
西军虽然只有十万,但那可是久经沙场的精兵强将,大宋唯一的精锐兵马,不是他的晋军可以比拟的。
再加上宋江的十五万大军,人数上也跟他手里兵马持平了,这自然是他无法对抗的。
受了惊吓的田虎踌躇不前不说,还向安北军发出求援。
李助收到消息,分拨孙安带三万兵马赶去相助,他这里则带着王进、武松、卞祥等人,迅速进逼汴京……
燕京,林冲和柴媌大婚之后,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积极备战。
林冲一番运筹帷幄,最终只是单独面对十万辽军和西夏军,压力顿减,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
耶律淳和察哥(西夏都统军,西夏国主李乾顺庶弟)合兵一处后,立刻制定作战计划,直扑燕京。
原本得知种师道领着十万西军东进,以为双方合力,必定能一举夺回燕京。
再得知宋国派出新诏安的宋江领十五万大军北上助战,更是认为林冲当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不等他高兴多久,宋国境内风云变幻,种师道和宋江都回军汴京了,攻打燕京的兵马,只剩下他这一路。
十万大军,看似很多,也是朝廷能给予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