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两面夹击,自然使高丽分身乏术。
协助金国,得罪安北军,使安北军借着为辽国惩罚藩属国的由头从北边南下,一路夺回东北九城,越过千里长城,打下西京平壤……
一切,都是预谋已久,一切都是林冲的算计。
可惜自己此前一无所知,还沉浸在将高丽国力带上新台阶而沾沾自喜,现在看来,简直可笑至极。
站在城头的王俣想了很多,但就是不明白,林冲为何要灭了高丽?
历朝历代以来,中原跟高丽,都是保持宗藩关系,虽然汉唐时期,这片土地也曾归为中原直属,但事实证明,这里还是属于他们的地盘,中原王朝站不稳脚跟。
林冲何苦折腾这一番?
一开始,他是保持了这样的自信的,认为即使高丽不敌安北军,灭了国,那也只是暂时的,日后他还会卧薪尝胆,卷土重来。
只要林冲不杀他,他就还有机会。
可是,随着安北大都护府的政策推行开来,百姓一边倒的支持安北军,拥护林冲,他知道,被人釜底抽薪了,自己再也没有翻盘的余地了。
这也是他为何不逃走的原因!
李资谦的提议虽好,但他明白,一旦真的离开高丽,进入大海,那就是永远的离开。
所以,他不愿意这么没名没分的逃亡海上,成为高丽罪人,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至于金富轼和智禄延的主张,不过是委曲求全的苟活,或可保留得一个王位,得到一些优待,富贵一生。
但终究是阶下囚,被人圈养起来的吉祥物,不仅丢脸,还不得自由。
这并不可取,他既然是高丽之主,就算是亡国,也要站着亡,有骨气、有傲气的大战一场,即使是玉石俱焚,那又如何?
城中各类兵马八万人,还有几十万百姓,只要大家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为尊严、为气节而战,那么说不得还有一线生机。
王俣经过一番动员,加上亲自披坚执锐赶到城头后,还真的激发了将士和百姓的爱国情怀,纷纷红着双眼,心潮起伏的跟随他们的王,一起登上城头,直面城外十万安北军。
此刻,军心士气被激发出来,让他们暂时忽略了与安北军的战力差距,也不去管安北军那恐怖的火器,只要拼着一腔血勇,直面安北军兵峰,哪怕是能杀死一个,也是赚了。
城内,群情汹汹,上下一心,誓死保卫开京,守护高丽最后的希望。
城外,十余万装备精良、军纪肃然、威望雄壮的安北军正虎视眈眈。
林冲稳居中军,左右两边一字排开卢俊义、史文恭、鲁智深、邓元觉、韩世忠、杨志、花荣、索超、邬梨、吕方、杜慧娘、扈三娘、琼英、邬灵等诸多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