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骑兵强盛的原因,无非是游牧传统的延续,即党项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培养了大量优秀骑手,为骑兵提供了稳定兵源。
实行 “监军司” 制度,每个监军司均以骑兵为核心战力,且牧场与军队直接挂钩,确保战马供应。
借鉴中原的冶铁技术(冷锻甲)、西域的养马经验(培育良马)及中原的军事典籍(如《孙子兵法》),不断优化装备与战术。
李元昊等西夏君主均亲自率军征战,强调骑兵建设,将最优质的资源投入骑兵部队。
毫无疑问,西夏在历史上,以小国之力,创造了巨大辉煌,打出了赫赫威名。
但是现在,面对昭军的火器,西夏骑兵,终究会成为垫脚石,成为历史。
林冲充分分析过西夏的国情兵力,所以杜壆十分舍得的将火器作为主攻手段。
果然,在西夏军队还未适应火器的恐怖之力前,两路大军轻取静州、绥州。
西夏君臣及各地守军,终于慌乱起来。
在一片充满残酷和血腥的征兵过程中,西夏,迎来了风雨飘摇的时候。
但李乾顺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甚至这一天,他早有预料。
因此,他将临时组织起来的十万大军,开到银州以东,准备和昭军决一胜负。
若是胜了,顺势反攻,夺回静州、绥州。
若是败了,将陆续征集起来的大军,布防在银州、兴庆府之间,做最后的挣扎,也就是西夏保卫战。
至于南下协助赵桓的三万大军,就作为最后的筹码。
万一有个好歹,还有一个退路。
他自信,有这三万大军在,取代赵桓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这样的氛围中,昭国和西夏的大战进入白热化。
杜壆将两支兵马集结在一起,在银州城外,和西夏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