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雪拉着严巧巧下楼。
故意走慢点。
太了解方燃妈妈了。
但凡方燃出远门回家。
必定事先准备好甜酒煮鸡蛋。
等方燃一回来就端上桌。
也不管方燃饿不饿。
以方燃的孝顺哪怕已经吃了米粉,也要笑着把甜酒煮鸡蛋吃光,还得一个劲夸好吃。
“小雪,快说说方燃是怎么骗你去酒店开房的……”严巧巧笑嘻嘻地小声问道。
小区里面爱八卦的闲人太多。
夏小雪才不会说这些。
“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
“巧巧,等你毕业了,来我们公司工作吧,免试入职,并且安排好的岗位。”
严巧巧愣了愣。
大一都还没结束呢。
突然说到工作。
感觉好遥远。
况且,听爸爸的意思,等毕业了,找战友帮帮忙,可以进行政单位。
而妈妈的意思,让杭城那边的亲戚走动走动,留在杭城最好了,也是准备吃‘公家饭’。
“小雪,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爸妈是想让我进体制内,女孩子捧上铁饭碗就好,估计不会同意我去私企的。”
夏小雪莞尔一笑。
时代决定认知。
八九十年代不少体制内的人争着下海经商,其中不乏副市长等领导干部。
思想守旧的还是想着进体制或国企捧上‘铁饭碗’。
千禧年之后,考公热度逐年攀升,曾经的‘下海潮’渐渐变成 ‘上岸热’,但还是小众声音。
经济高速发展十来年,各行各业爆出无数造富神话,年轻人更倾向进入大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大厂,渴望抓住风口实现财富自由。
等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泡沫破灭,中年失业危机加剧,冒出‘宇宙的尽头是考编’论调,体制内的一份普通工作成了众人趋之若鹜的避风港。
而再往后呢?
经济大周期的起落决定普通民众的择业方向与人生轨迹。
上一世,严巧巧并没有听从家里的安排,大学毕业之后就去了中海。
进入一家跨国公司得一份非常不错的job。
若是听他爸爸的回桂城这样的小地方进体制内。
其它的就别说了。
光是严巧巧在中海那套能看到明珠塔的大平层。
不狠狠地贪。
上几辈子的班都买不起。
当然。
若是严巧巧能当上市级领导,那还是进体制吧,但可能性微乎其微。
万分之一的概率都不会有。
“巧巧,等你毕业来我们公司,2万月薪起步……”
“小雪,你什么时候学会说大话了?2万月薪起步?真要是那样,我爸妈会绑着我去你们公司。”严巧巧一脸的不信,爸爸工资算蛮好了,勉强达到4位数。
月薪过万对于爸妈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