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通体军绿色的老式火车正停靠在站台上,车头喷吐着浓浓的白色蒸汽,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眼疾手快的孔志武率先冲上列车,径直跑到车厢的中段位置,四处搜寻着空座位。他很快发现了几处空位,便迅速将手中的蛇皮口袋扔到一个座位上,以宣示主权,紧接着又用自己的身体占据了两个相邻的座位。
紧随其后的沈梦石赶到后,也立刻占据了一个座位。这样,当虎子和猛子赶到时,四人总算都有了座位。他们刚刚坐稳,后面的人群便如潮水般涌入车厢,原本空旷的车厢瞬间变得拥挤不堪。四人坐在座位上,长舒了一口气,一场没有硝烟的座位争夺战暂时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涌入站台的旅客们发现,狭窄的列车车门已经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登车需求。面对汹涌的人潮,许多人开始另辟蹊径,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列车的车窗。一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凭借着自身优势,开始尝试攀爬车窗,试图从窗口进入车厢。
最先开始行动的人,往往会先将自己的行李,例如一个破旧的包裹,奋力扔进车窗内,以此占据有利位置。随后,扔包裹的人会双手抓住列车车窗的边缘,双脚在地面上用力一蹬,同时双臂配合着这股蹬力向上拉动,上半身便悬挂在了车窗之外。
接下来,他会将一条腿抬起,搭在车窗的窗台上,作为支撑点,上半身则借助车窗处预留的小餐桌为支撑,奋力向过道处窜动。经过一番努力,整个人便成功地进入了列车的内部。进入车厢后,他会迅速捡起地上的包裹,一套完整的“穿窗而入”的登车过程就此宣告完成。在那个年代,这种“穿窗而入”的技巧,几乎是经常乘坐火车的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如果不想掌握这项技能,只是按部就班地排队登车,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被拥挤的人群裹挟着,由列车员粗暴地推进车门,失去选择座位的权利。
当所有乘客,无论是主动挤上列车还是被人群裹挟而上,都成功登上列车之后,车头发出了一声悠长而洪亮的鸣叫,呜——的一声响彻站台,阵阵蒸汽随之喷涌而出,瞬间弥漫了整个站台。
紧接着,伴随着“哐哧、哐哧、哐哧”的有节奏的声响,列车缓缓驶离站台,开始逐渐加速,朝着下一个目的地飞驰而去。车厢内的乘客们,也暂时从最初争抢座位和有利位置的紧张状态中放松下来,开始为各自或长或短的旅程进行下一阶段的战略部署。沈梦石四人此行的第一站是首都北京,距离他们出发的地点大约七百公里,列车预计需要行驶十二个小时左右,才能在下午五点左右抵达北京站。这意味着,他们至少需要在列车上解决两顿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