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1980年我回来了> 第151章 国企改革的前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国企改革的前潮(2 / 2)

这些企业包括纺织厂、煅轧厂、乐器厂等众多重复建设的小企业。它们大多由于技术层面的原因,缺乏市场竞争力,逐渐被时代所淘汰。然而,刘星副市长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坚信通过合理的改革和创新,这些企业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一次由刘星主持召开的地方企业改制会议中,沈梦石也有幸受到邀请并参与其中。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最终沈梦石成功接手了四家企业,它们分别是乐器厂、电子设备二厂、纺织三厂以及副食品厂。

这四家工厂之所以能够引起沈梦石的关注并被他所看中,其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它们的厂址都位于二线以内,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其次,每家工厂的员工数量都控制在 500 人以内,这样的规模既不会过于庞大导致管理困难,也不会过于狭小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此外,这四家企业的债权债务情况都非常清晰,不存在复杂的经济纠纷或潜在的风险。这为沈梦石接手后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上级主管企业对于这四家企业的改制也表示了积极的支持态度,同意它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生产的产品种类。

然而,唯一的要求是沈梦石不得辞退任何一名在岗员工。这一条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但也体现了对员工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沈梦石深知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产,稳定的员工队伍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愿意接受这个条件,并努力探索出一种既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又能保障员工利益的经营模式。

沈梦石在接手这四家工厂后,展现出了他独特的商业眼光和策略。他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工厂规模,而是果断地在青石塑料附近购买了四块土地。

这四块土地对于沈梦石来说,就像是四颗未被雕琢的宝石,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然而,他并没有急于将这些土地开发建设,而是选择先将它们囤积起来。

这种看似保守的做法,实际上却是沈梦石深思熟虑后的决策。他深知市场的变化无常,过早地投入建设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他决定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从大漂亮和大俄那里收割完之后,再启动这些土地的开发项目。

与此同时,这四家工厂的原址并没有被闲置。相反,它们仍然被充分利用,作为新产品的生产用地。这样一来,既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又为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