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健、沈兴舟和另外一人在接到这个大单后,心情异常激动。他们迅速收拾好行李,与沈家道别后,便马不停蹄地离开了沈家。
一出门,冯健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小跟班们,将寻找房源的任务传达给他们,并强调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必须全力以赴。与此同时,其他两人也纷纷召集了自己的手下,同样下达了找房的指令。
就这样,前门一带的闲散青年们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开始忙碌地穿梭于各个房屋中介和房东之间。他们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房源出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经过三天的紧张搜索,令人惊喜的是,大量的售房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汇集到了沈梦石的手中。这些信息多达近 20 个,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
在众多房源中,有一处位于刘家胡同的房子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这处房子位于琉璃厂东街的一个十字路口处,是一座三进院,占地面积超过了 4000 平方米,规模相当可观。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这座院子以前是前清遗老的故居,院内还保留着几棵百年古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解放后,这里被出租给了许多租户,如今里面共有 22 家住户,每家的房子面积大约只有 10 多个平方。由于历史原因,院内的房屋建设得错综复杂,宛如迷宫一般。
这处房产的优点非常突出,其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段,无论是出行还是商业活动都十分方便;同时,占地面积大,为后续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这处房产的缺点也不容忽视,产权不清晰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可能会给后续的交易和使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此外,租户的清理工作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李正国向沈梦石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他指出,这处房产的产权实际上归属于灯具厂,而灯具厂目前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资不抵债,正处于改制清算的阶段。为了偿还职工的债务,灯具厂急需变卖资产。因此,解决产权问题的关键在于与灯具厂进行沟通和协商,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