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一切准备就绪的沈梦石和白朗一同前往位于基辅的设备厂,准备就收购事宜展开谈判。该厂的厂长名为谢尔盖耶夫,他将二人引至厂区内部的仓库。映入沈梦石眼帘的是6辆静静停放在那里的苏制主战坦克,分别是T-62和T-72两种型号,它们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服役于苏联军队。据谢尔盖耶夫厂长解释,这些坦克之所以被遗弃在仓库,是因为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最初交付部队时,经过严格的检验,发现这些坦克的炮管和炮塔存在重大缺陷,因此被部队拒收并退回工厂。
工厂接收后,便将这些坦克一直存放在仓库中,既没有进行回炉重造,也没有其他处理,就这样搁置了二十多年。如今,重新回炉重造已无可能,因此谢尔盖耶夫表示可以将这些坦克出售给沈梦石。然而,他提出的价格并不低,要求按照废旧钢铁价格的5倍进行交易,相当于每吨500美元。此外,为了避免坦克在过境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还要求在出售前必须拆除驾驶室内所有的控制设备。
对于谢尔盖耶夫提出的条件和价格,沈梦石并没有表示异议。此刻,他心中更为关切的是如何才能说服谢尔盖耶夫,将这两款坦克的制造图纸一并拿到手。为了达成这个最终目标,沈梦石爽快地答应了谢尔盖耶夫提出的所有要求,并主动提出为了表达谢意,将在晚上设宴款待他。
苏联人以其豪饮的酒文化而闻名,沈梦石深谙东北酒桌文化精髓,以酒为媒,打开了谢尔盖耶夫的话匣子。几杯酒下肚,谢尔盖耶夫开始抱怨起来自兵工企业上层的压力,他不理解为何原本良好的社会环境如今变得食物短缺,民不聊生。 他感叹世道艰难,工厂的生产也受到了影响。 他接着谈到自己的家庭,特别是他的子女。他有两个儿子,都已参军成为军官,这让他比较放心。然而,他最疼爱的小女儿,现在已经16岁了,本应在学校安心学习的年纪,却因为社会动荡,许多学校被迫停课,只能待在家里。 谢尔盖耶夫忧心忡忡,不知道这种不稳定的局面还要持续多久,更担心女儿的未来和教育。
听到谢尔盖耶夫的抱怨,沈梦石心中一动,意识到这位厂长是个“女儿奴”,或许可以从他女儿身上找到突破口。于是,沈梦石开始尝试劝说谢尔盖耶夫:“谢尔盖耶夫厂长,既然您对苏联目前的局势感到担忧,为何不让您的女儿去国外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呢?也许等她学成归来,您的国家已经度过难关,到那时,您的女儿就能用她学到的知识为祖国做出贡献。 与其让她困在目前的困境中,停滞不前,错失最佳学习时机,不如送她出国深造,开阔眼界,为未来做好准备。”
“沈梦石先生,你说的容易,可我哪有那么多钱供她出国留学?再说,美国和欧洲这些发达国家对我国怀有敌意,我怎么能放心让我的宝贝女儿去那些地方受苦呢?”谢尔盖耶夫无奈地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