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和郭襄相处已久,对她武功有一定了解。即使郭襄想对中央军发起冲锋,也掀不起太大波澜。
要知道,郭襄的武功已经是整个大宋世界里的顶级水平了。
朱雄英一直待在军营里头,那便算是安全的。可谁能确保他一定得走出军营呢?眼下这状况,中央军的士兵根本护不住他。没了他们的庇护,朱雄英确实很危险。
他轻笑了一声,“幸亏蒙古那边对我们不太熟悉。要是他们知道我跑到这儿来了,提前埋伏高手,那咱们可就麻烦了。”
中原汉人都知道蒙古帝国有多厉害,多数人心里明白,大宋早晚得败给蒙古。不过,中央军的到来让局势有了转机。
朱雄英心里清楚,只要自己一到大宋,蒙古就没戏唱了。虽然蒙古军队的组织能力世界第一流,甚至比中央军还好,但明朝的科技已经远超普通封建国家,蒙古根本顶不住。
短期内朱雄英没打算灭掉蒙古,但如果蒙古想染指中原,那是绝对不行的。等大宋朝廷受点教训后,他就会彻底铲除蒙古帝国。
自从朱雄英来到这个世界,蒙古的命运就已经写好了。而现在,他独自一人跑到这个小村子里,把自己置于险境。对蒙古来说,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只要派出高手在这儿把朱雄英干掉,中央军就可能不战自溃。
所有人都知道明朝很强,但很少有人明白,这一切全靠朱雄英一人撑着。明朝的发展也不是因为生产力进步,而是因为他的到来带来了无数科技,也让明朝军队变得更强大。
大明朝能成气候,全靠朱雄英一人撑着。朱雄英自己也明白这一点。
大明朝虽然看起来强大,但其实隐患重重。整个国家都依赖朱雄英一手建立,要是他出了什么岔子,这江山怕是立刻就散了架。
朱雄英知道,尽管国内有他的技术创新支撑,能让国家暂时强盛,可对外扩张的势头已经难以为继。这些年派出去打仗的将领确实厉害,可他们离京城太远,朝廷的指挥鞭长莫及。
尤其那些驻扎在西边的军队,后勤补给跟不上,只能放手让他们自己做主。这虽然扩大了疆域,但也埋下了隐患。
朱雄英心里明白,很多士兵打仗并不是为了效忠朝廷,而是冲着银子来的。一旦哪个将领出高价,他们就会叛变。所以朝廷得小心提防,别让军队变成将领的私人武装。
在各个朝代,都想了不少办法。先秦两汉时,有个叫兵符的东西。有些军队驻扎在外,将军想调动军队却不行。真要出兵时,得朝廷派使者带着另一半兵符,跟将军手里的另一半合起来才能调动。这招刚开始挺管用,但后来发现不管用了,因为朝廷发现将军跟士兵关系太好了,没兵符也能调动军队,朝廷也没辙。
朝廷就想办法,把将军全叫回京城。边境设几个大军事据点,大将军待在京城,没法跟士兵接触,也就不可能把军队变成自己的私人武装。要是朝廷打仗,随时可以把将军派去前线。